含相变微粒乳液RB自然对流稳定性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相变微胶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本科题研究出发点 | 第11-12页 |
| ·本科题的主要任务 | 第12-14页 |
| ·课题前期工作概述 | 第12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实验模型理论分析与实验台设计 | 第14-18页 |
| ·理论模型 | 第14-15页 |
| ·实验台设计 | 第15-18页 |
| ·冷却平板的设计 | 第15-16页 |
| ·封闭腔的设计 | 第16-17页 |
| ·加热热流的控制 | 第17页 |
| ·热电偶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自然对流实验台组建与调试 | 第18-30页 |
| ·自然对流实验台简介 | 第18-20页 |
| ·自然对流实验台组装 | 第18-19页 |
| ·自然对流实验辅助系统 | 第19-20页 |
| ·以水为工质对实验台的检验 | 第20-29页 |
| ·水自然对流实验步骤与实验参数 | 第20-21页 |
| ·水自然对流热损失的计算 | 第21-22页 |
| ·水自然对流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22-27页 |
| ·水自然对流实验数据检验与误差分析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含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实验 | 第30-55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热物性的测量 | 第30-42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的DSC测试 | 第31-32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相变温度范围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比热的确定 | 第33-34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膨胀系数的测量 | 第34-35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密度的测量 | 第35-36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导热系数的确定 | 第36-39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粘度的测量 | 第39-42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热物性汇总表 | 第42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实验 | 第42-49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启动现象与分析 | 第43-49页 |
| ·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传热关联式的整理 | 第49页 |
| ·重复性实验 | 第49-53页 |
| ·含正二十二烷相变微粒乳液的热物性测量数据 | 第50-52页 |
| ·含正二十二烷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实验现象与分析 | 第52-53页 |
| ·实验结果与线性理论解析解的比较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自然对流实验误差分析 | 第55-58页 |
| ·间接测量中的误差传递 | 第55-56页 |
| ·含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误差分析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符号表 | 第64-6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