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型PCB数控机床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印制电路板概况 | 第13-17页 |
·印制电路板的定义 | 第13页 |
·PCB的广泛应用 | 第13-14页 |
·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 | 第15-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2章 PLC型数控钻床的总体设计 | 第19-38页 |
·设计目标 | 第19-20页 |
·机械部分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控制部分方案选择 | 第21-25页 |
·典型的数控机床控制方式 | 第21-22页 |
·“PC+运动控制器”数控系统 | 第22-24页 |
·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24页 |
·系统功能 | 第24-25页 |
·控制系统组成 | 第25-34页 |
·上位机 | 第25-26页 |
·SIMOTION控制器 | 第26-29页 |
·电源模块 | 第29页 |
·电机模块 | 第29-30页 |
·伺服电机 | 第30页 |
·光栅尺 | 第30-31页 |
·变频器 | 第31页 |
·高速主轴 | 第31-32页 |
·扩展I/O ET200M | 第32-33页 |
·其他传感器 | 第33-34页 |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软件技术方案 | 第35-38页 |
第3章 PLC型PCB钻床软件部分的设计 | 第38-95页 |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38-41页 |
·数据信息接口模块 | 第41-50页 |
·文件格式 | 第41-43页 |
·程序中的处理 | 第43-49页 |
·在软件中的操作 | 第49-50页 |
·图形显示模块 | 第50-53页 |
·图形显示方法 | 第51-52页 |
·程序中的处理 | 第52-53页 |
·加工文件处理模块 | 第53-63页 |
·视图变换 | 第54-57页 |
·走刀路径的优化 | 第57-63页 |
·通信模块 | 第63-77页 |
·硬件实现 | 第63-65页 |
·IP地址 | 第65页 |
·网络协议 | 第65-67页 |
·端口号 | 第67页 |
·套接字的引入 | 第67-68页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第68-69页 |
·软件具体实现过程 | 第69-77页 |
·参数设置模块 | 第77-88页 |
·刀库信息设置 | 第77-79页 |
·主轴设置 | 第79-86页 |
·泊车位设置 | 第86-87页 |
·加工原点设置 | 第87-88页 |
·加工过程管理模块 | 第88-90页 |
·动态模拟加工模块 | 第90-91页 |
·美化界面模块 | 第91-95页 |
·对软件界面的整体布置 | 第92页 |
·对标题栏的操作 | 第92-93页 |
·对按钮的处理 | 第93-95页 |
第4章 调试方案 | 第95-105页 |
·在 PC机上进行软件调试 | 第95-98页 |
·静态检查 | 第95-96页 |
·动态调试 | 第96页 |
·运行可执行文件 | 第96-97页 |
·排查错误 | 第97-98页 |
·软件部分和电气部分的联合调试 | 第98-100页 |
·地面电机空载调试 | 第98-99页 |
·通信调试 | 第99-100页 |
·机械、电器、软件三部分的联合调试 | 第100-105页 |
·限位开关和回零开关的调试 | 第100-101页 |
·电机带载调试 | 第101页 |
·光栅尺闭环调试 | 第101页 |
·传感器的调试 | 第101-102页 |
·主轴调试 | 第102页 |
·自动换刀调试 | 第102-103页 |
·加工逻辑调试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