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14-22页 |
·信用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风险 | 第14页 |
·信用风险 | 第14-16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6-17页 |
·信用风险的客观性 | 第16页 |
·信用风险的内生性 | 第16页 |
·信用风险的相关性 | 第16-17页 |
·信用风险具有不可消除的非系统性 | 第17页 |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 第17-22页 |
·不良贷款率高 | 第17-20页 |
·资本充足率较低 | 第20页 |
·信贷结构单一 | 第20-22页 |
3 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第22-36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22-25页 |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页 |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 | 第24页 |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 | 第25-35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 第27-31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风险 | 第31-33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计量方法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36-49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 | 第36-37页 |
·信贷管理委员会阶段 | 第36页 |
·“审贷分离,分级授权审批”阶段 | 第36-37页 |
·模型化、专业化阶段 | 第37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以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内控体系为例 | 第37-49页 |
·程序控制 | 第37-39页 |
·组织控制 | 第39页 |
·权限控制 | 第39-40页 |
·目标控制 | 第40页 |
·措施控制 | 第40-47页 |
·农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现实原因 | 第49-56页 |
·宏观方面——外部市场环境 | 第50-51页 |
·金融法规、金融市场体制亟待完善 | 第50页 |
·政府方面的压力 | 第50-51页 |
·企业方面的因素 | 第51页 |
·社会信用环境差 | 第51页 |
·微观方面——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51-56页 |
·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 第52-53页 |
·缺乏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53-54页 |
·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 第54-56页 |
6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56-64页 |
·改善宏观市场环境的建议 | 第56-59页 |
·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 | 第56-57页 |
·加强政府在信用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加强我国银行业相关法律政策建设 | 第58-59页 |
·提高商业银行微观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 第59-64页 |
·塑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 第59-60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60-62页 |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 第62-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