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三) 本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好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数学交流的界定和意义 | 第15-17页 |
(一) 数学交流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在高中教学中开展数学交流的意义 | 第16-17页 |
二、数学交流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一) 数学交流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2.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8页 |
3. 符号与互动理论 | 第18-19页 |
4. 表演视角下的学生观 | 第19页 |
5. 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 | 第19-20页 |
(二) 数学交流的类型与形式 | 第20-21页 |
1. 数学交流的类型 | 第20-21页 |
2. 数学交流的形式 | 第21页 |
(三) 数学交流的原则 | 第21-22页 |
(四) 数学交流的实践特征 | 第22-24页 |
三、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35页 |
(一)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 | 第24-2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3. 调查研究对象 | 第24页 |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4-27页 |
5. .与学生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6. 调查和访谈得出的结论 | 第28页 |
(二) 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交流的透视 | 第28-31页 |
1. .现阶段我国高中课堂上交流的现状 | 第28-30页 |
2. 交流不足带来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三) 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欠缺的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四)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交流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1.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 第34页 |
2. 数学学科的特点使数学交流成为必要 | 第34-35页 |
四、应对的策略与实现数学交流的实验研究 | 第35-62页 |
(一) 应对课堂中数学交流欠缺的策略 | 第35-40页 |
1.提倡民主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 第35-36页 |
2.提供给学生使用数学、交流数学的环境 | 第36-38页 |
3. 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少教多悟 | 第38页 |
4.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 第38-39页 |
5.加强对学生之间学习竞争的引导 | 第39-40页 |
6.在课堂教学进行数学交流要加强课堂管理 | 第40页 |
(二) 课堂中数学交流的实现途径 | 第40-55页 |
1. 数学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 第40-45页 |
2. 课堂中数学交流的实现途径 | 第45-49页 |
3. 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 | 第49-54页 |
4.改善和丰富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使教与学有效且高效地运行 | 第54-55页 |
(三) 课外数学交流的实现途径 | 第55-62页 |
1. 培养学生写有效的数学日记的能力 | 第55-58页 |
2. 培养学生的“说数学”和 “做数学”的能力 | 第58-61页 |
3.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交流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 第61-62页 |
五、实施数学交流对教师的要求 | 第62-67页 |
(一)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交流的重要性 | 第62-64页 |
(二) 教师的教学思想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64页 |
(三)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 | 第64-65页 |
(四) 教师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的培养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