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境遇中的纯美想象--新世纪军垦生活长篇小说创作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军垦实践的价值认知 | 第10页 |
(二)“军垦文学”创作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5页 |
1.军垦小说的创作背景 | 第10-11页 |
2.岁月流变的军垦小说 | 第11-15页 |
一、新世纪军垦生活长篇小说的创作边界与内涵 | 第15-22页 |
(一)新世纪“军垦文学”的界定及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1.新世纪“军垦文学”的界定 | 第15-16页 |
2.新世纪“军垦文学”的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二)瑰丽的“军垦”魅力 | 第17-19页 |
1.兵团战士的“尴尬”与“决裂” | 第17-18页 |
2.军垦事业的困惑与出路 | 第18-19页 |
(三)栖息在“西”“北”两域的军垦文学 | 第19-22页 |
二、新世纪军垦生活长篇小说整体观照 | 第22-34页 |
(一)军垦情感的诗意表达 | 第22-24页 |
(二)军垦人群的生存合法性 | 第24-28页 |
1.女性主体的幻想与悲情 | 第24-26页 |
2.男性意识的异化与背叛 | 第26-28页 |
(三)军垦文化的“多元化”阐释 | 第28-34页 |
1.在军垦文化中挖掘传统文化 | 第28-29页 |
2.在军垦文化中构建地域文化 | 第29-30页 |
3.在军垦文化中解读军旅文化 | 第30-32页 |
4.在军垦文化中品味乡村文化 | 第32-34页 |
三、新世纪军垦生活长篇小说代表作家论 | 第34-40页 |
(一)军垦文学的“原住民” | 第34-35页 |
(二)军垦文学的“闯入者” | 第35-36页 |
(三)两种身份视角下的军垦演义 | 第36-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