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国家与政府 | 第8-9页 |
·社会和公民社会 | 第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主要内容和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主要内容 | 第10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2. 政府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1-23页 |
·政府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国外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 第11-16页 |
·我国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 第16-20页 |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0-21页 |
·新合作主义理论 | 第21-23页 |
3. 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和相关分析 | 第23-30页 |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23-28页 |
·传统社会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一体化状态 | 第23-24页 |
·近代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短暂转变——民间组织的艰难发展 | 第24-25页 |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25-27页 |
·改革开放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27-28页 |
·转型期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政府和社会合作的理论原因 | 第28-29页 |
·政府和社会合作的实践原因 | 第29-30页 |
4. 政府和社会合作的实证分析---浦东新区市民中心 | 第30-40页 |
·案例选择背景 | 第30页 |
·浦东新区市民中心的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浦东新区市民中心推进政社合作的实证分析 | 第32-38页 |
·推进“听政于民、问计于民”平台建设 | 第33-36页 |
·推进社会组织发育平台建设 | 第36-37页 |
·推进市民与市民交流、市民自我服务平台建设 | 第37-38页 |
·政府在政社合作中主导地位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5. 浦东新区市民中心推进政社合作中的作用和发展 | 第40-48页 |
·发挥市民中心在新区推进政社合作中的作用 | 第40-41页 |
·在决策环节开展政社合作 | 第40页 |
·在执行环节开展政社合作 | 第40-41页 |
·在监督环节开展政社合作 | 第41页 |
·浦东市民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2页 |
·市民中心现有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1页 |
·公众参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 第41-42页 |
·社会组织的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快 | 第42页 |
·政社合作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42页 |
·市民民主参与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42页 |
·推进浦东市民中心政社合作平台建设的发展策略 | 第42-48页 |
·进一步深化浦东市民中心体制创新 | 第42-43页 |
·进一步完善听政活动的工作机制 | 第43-44页 |
·构建促进社会组织发育的“孵化器” | 第44-45页 |
·构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交易所” | 第45-46页 |
·积极培育市民参与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