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河北省农村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绪论第11-2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一)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加强农村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第11-12页
  (二) 提高农村高中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农村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第12-13页
  (三) 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储备要求加强农村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第13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一) 研究目的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15-26页
  (一) 国内关于农村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第15-19页
  (二) 国外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第19-26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26-27页
  (一) 农村第26页
  (二) 农村高中教师第26-27页
 五、研究方法第27-28页
第一章 河北省农村高中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分析第28-43页
 一、数量结构及分析第28-30页
 二、年龄结构及分析第30-31页
 三、性别结构及分析第31-32页
 四、职称结构及分析第32-33页
 五、学历结构及分析第33-35页
 六、学科结构及分析第35-36页
 七、素质结构及分析第36-43页
  (一) 政治思想素质第36-39页
  (二) 业务素质第39-41页
  (三) 身心素质第41-43页
第二章 河北省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第43-56页
 一、教师数量结构性失衡,教师队伍不稳定第43-46页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第43-44页
  (二) 影响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第44-46页
 二、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缺乏第46-47页
  (一) 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第46-47页
  (二) 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缺乏的原因分析第47页
 三、教师性别比例失调,阴盛阳衰现象严重第47-48页
  (一) 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调第47-48页
  (二) 影响教师性别比例的原因分析第48页
 四、教师职称比例不均衡,城乡教师反差大第48-49页
  (一) 城乡教师职称比例不均衡第48页
  (二) 影响教师职称城乡差异的原因分析第48-49页
 五、教师学历水平偏低,高学历教师匮乏第49-50页
  (一) 教师学历水平偏低第49页
  (二) 高学历教师匮乏的原因分析第49-50页
 六、学科结构失衡,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第50-51页
  (一) 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第50页
  (二) 影响教师学科结构的原因分析第50-51页
 七、继续教育时效低,影响教师素质的提高第51-54页
  (一) 教师继续教育及培训情况不容乐观第51-52页
  (二) 教师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第52-54页
 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第54-56页
  (一) 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第54页
  (二) 制约学校管理效率的原因分析第54-56页
第三章 河北省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第56-73页
 一、加快法制建设,切实做到依法治教第56-59页
  (一) 加快法制建设,保证教师队伍稳定性第56-57页
  (二) 做到依法治教,提高教师素质第57-58页
  (三) 加强政策协调,提高教师待遇第58-59页
 二、引导师德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第59-60页
  (一) 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师德建设第59页
  (二) 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增强师德意识第59-60页
 三、合理引导教师流动,确保师资队伍稳定第60-61页
  (一) 加强城乡统筹协调,促进资源共享第60-61页
  (二) 落实高校毕业生政策,支援农村教育第61页
  (三) 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提高教育质量第61页
 四、加强农村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第61-65页
  (一) 加强对教师专业培训,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第62-63页
  (二) 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第63-64页
  (三) 培训方式多样化,重视完善校本培训第64-65页
 五、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第65-66页
  (一) 提高农村高中教师地位,缩小城乡差距第65页
  (二) 政府重视教育,形成尊师重教风气第65-66页
  (三) 营造素质教育的环境,培养高素质教师第66页
 六、提高农村高中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任教第66-69页
  (一) 关心教师生活,满足合理需求第67页
  (二) 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第67-68页
  (三) 落实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任教第68-69页
 七、整合现有农村高中教师队伍,优化资源共享第69-70页
  (一) 增加教师编制,使教师数量结构合理第69页
  (二) 减轻教师负担,配备教辅人员第69页
  (三) 人性化管理,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第69-70页
  (四) 招聘兼职教师与外籍教师,扩大学生知识面第70页
 八、调整农村高中学校布局,做到校校有特色第70-73页
  (一) 学校管理制度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70-71页
  (二) 调整农村高中教育布局,实现教师资源的整合第71页
  (三) 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管理合理化发展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后记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下一篇: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汉沽区第一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