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短葶山麦冬离体培养及多糖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7页
 1 药用花卉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5-18页
   ·药用花卉组织培养的优点第15-16页
   ·药用花卉的快速繁殖第16页
   ·药用花卉资源的离体保存第16-17页
   ·药用花卉种质资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第17页
   ·药用花卉的次生代谢物生产第17-18页
   ·药用花卉的脱毒苗选育第18页
 2 植物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水提醇沉法及其改进第19-20页
   ·酶解辅助提取第20-21页
   ·超临界CO_2 流体萃取第21页
   ·超滤膜技术第21-22页
   ·离子交换技术第22页
 3 山麦冬研究进展第22-26页
   ·山麦冬生物学特性第22-23页
   ·山麦冬栽培要点第23-24页
   ·山麦冬组织培养第24-25页
   ·药物学和药理作用第25-26页
 4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6-27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研究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短葶山麦冬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第27-38页
 第一节 短葶山麦冬外植体无菌体系的建立及茎尖诱导分化第27-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材料第27页
   ·方法第27-28页
   ·培养条件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不同消毒组合对无菌苗建立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短葶山麦冬茎尖分化的影响第29-30页
  3 讨论第30-31页
   ·无菌苗的建立是建立快速繁殖的关键技术第30页
   ·茎尖诱导分化丛生芽第30-31页
 第二节 短葶山麦冬丛生芽的继代与增殖第31-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材料第31页
   ·方法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BA 对短葶山麦冬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的有机附加物的影响第32-33页
   ·不同蔗糖浓度对短葶山麦冬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第33页
  3 讨论第33-34页
   ·生长调节剂对丛生芽增殖具有显著影响第33-34页
   ·丛生芽增殖过程中成本问题第34页
 第三节 短葶山麦冬试管苗的壮苗生根与炼苗第34-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短葶山麦冬生根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移栽基质对短葶山麦冬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第36页
   ·移栽时间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生长素的影响第37页
   ·炼苗成活率的影响第37页
   ·减少生产中的成本问题第37-38页
第三章 短葶山麦冬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第38-52页
 第一节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8-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材料第38页
   ·方法第38-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9页
   ·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39-40页
  3 讨论第40-41页
   ·外植体的选择第40-41页
   ·茎尖诱导愈伤组织转移时间是继代的关键第41页
   ·2,4-D 是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第41页
 第二节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与保持第41-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页
   ·材料第42页
   ·方法第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2,4-D 浓度对茎尖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第42-43页
   ·不同蔗糖浓度对茎尖愈伤组织保持的影响第43-44页
   ·不同水质对茎尖愈伤组织保持的影响第44页
   ·不同光照对茎尖愈伤组织保持的影响第44-45页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图和增殖系数及含水率第45-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愈伤组织保持的关键技术第46-47页
   ·愈伤组织保持成本问题第47页
   ·愈伤组织为悬浮培养准备基础第47页
   ·建立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高效增殖体系的意义第47-48页
 第三节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的分化与体胚发生第48-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页
   ·材料第48页
   ·方法第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不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体胚分化的影响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2页
   ·蔗糖对体胚诱导的影响第50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短葶山麦冬体胚的影响第50-51页
   ·短葶山麦冬体胚发生的意义第51-52页
第四章 短葶山麦冬悬浮培养细胞系的建立与保持第52-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材料第52页
   ·方法第52-53页
   ·培养条件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短葶山麦冬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第53页
   ·接种量的大小对悬浮细胞系生长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碳源对短葶山麦冬悬浮培养细胞培养的影响第54页
   ·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生长曲线绘制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7页
   ·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保持第55页
   ·接种量的大小对生长的影响第55-56页
   ·悬浮培养的利用第56-57页
第五章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及多糖动态变化研究第57-68页
 第一节 短葶山麦冬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第57-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材料第57-58页
   ·方法第58-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3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9-60页
   ·乙醇浓度沉淀第60页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多糖提取的正交试验及其结果表第60-61页
   ·精密度试验第61-62页
   ·稳定性试验第62页
   ·回收率考察第62页
   ·重现性试验考察第62-63页
   ·验证实验第63页
  3 讨论第63-64页
   ·麦冬多糖提取测定方法第63页
   ·愈伤组织测定多糖时注意事项第63-64页
 第二节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多糖的动态变化第64-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材料第64页
   ·方法第64-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66页
   ·愈伤组织多糖动态变化第65-66页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组培苗与田间自然状态下短葶山麦冬多糖的比较第66页
  3 讨论第66-68页
   ·不同生长条件下的麦冬多糖比较第66-67页
   ·短葶山麦冬愈伤组织多糖的动态变化第67-68页
第六章 小结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Ⅰ 图版及其说明第76-91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虎杖指纹图谱和多糖初步研究
下一篇:雷公藤诱导子的筛选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