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雷公藤诱导子的筛选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综述第13-23页
   ·雷公藤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利用价值第13-16页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第13-14页
     ·雷公藤主要制剂第14页
     ·雷公藤药理作用研究第14-15页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第15页
     ·生物农药第15-16页
   ·雷公藤主要活性物质、其生理功能和合成及其临床研究第16-19页
     ·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第16-17页
     ·雷公藤内酯醇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第17页
     ·雷公藤内酯醇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研究第17-18页
     ·问题与讨论第18-19页
   ·雷公藤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制备第19页
     ·常规物理提取法第19页
     ·化学合成法第19页
     ·发酵法第19页
   ·雷公藤外源诱导的目的第19-20页
   ·外源诱导的类型第20-21页
     ·生物因子第20页
     ·化学和物理因子第20-21页
   ·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1-23页
     ·雷公藤植株长势第21页
     ·叶绿素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1页
     ·酶活性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1-22页
       ·过氧化氢酶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1页
       ·过氧化物酶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1-22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2页
     ·渗透性物质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2-23页
       ·SPC 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2页
       ·脯氨酸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2页
       ·丙二醛对植株生长活力的影响第22-23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8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7页
     ·雷公藤植株的诱导方法第23-24页
     ·雷公腾内酯醇含量及雷公腾叶子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4-27页
       ·实验材料:盆栽雷公藤第24页
       ·雷公藤内酯醇的提取与测定第24页
       ·雷公藤植株长势的测定第24页
       ·雷公藤鲜叶脯氨酸的提取与测定第24-25页
       ·雷公藤鲜叶丙二醛的提取与测定第25页
       ·雷公藤鲜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与测定第25-26页
       ·雷公藤鲜叶叶绿素a,b 以及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测定第26页
       ·雷公藤鲜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与测定第26页
       ·雷公藤鲜叶过氧化氢酶的提取与测定第26-27页
       ·雷公藤鲜叶过氧化物酶的提取与测定第2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7页
   ·技术线路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56页
   ·不同诱导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影响第28-33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不同部位(根、茎、叶)的内酯醇含量分析第28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叶中内酯醇含量分析第28-29页
     ·不同处理时间的雷公藤叶中内酯醇含量的分析第29-30页
     ·同种(类)药品不同药品浓度处理的雷公藤叶中内酯醇含量的结果分析第30-33页
       ·3 种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的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结果分析第30-31页
       ·3 种不同浓度MJ 处理的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结果分析第31-32页
       ·7 种不同生物因子处理的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结果分析第32-33页
   ·不同诱导对雷公藤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33-49页
     ·雷公藤根和茎的生长量第33-34页
     ·诱导期间植株树高的变化第34-35页
     ·诱导期间植株地径的变化第35-36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脯氨酸含量的分析第36-37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丙二醛含量的分析第37-39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分析第39-40页
     ·雷公藤鲜叶叶绿素a,b 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第40-45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的叶绿素a 含量的结果分析第40-41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的叶绿素b 含量的结果分析第41-43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结果分析第43-45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结果分析第45-46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过氧化氢酶含量的结果分析第46-48页
     ·不同诱导方法(A1-A14)诱导后的雷公藤鲜叶过氧化物酶含量的结果分析第48-49页
   ·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对雷公藤主要活性物质内酯醇的综合影响分析第49-56页
     ·研究方法第49-50页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49页
       ·分析方法第49-50页
     ·分析结果第50-54页
       ·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回归拟合分析第51-52页
       ·趋势预测第52-54页
         ·雷公藤叶渗透性物质含量与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变化关系趋势预测第52-53页
         ·雷公藤叶酶含量与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变化关系趋势预测第53页
         ·雷公藤叶叶绿素含量与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变化关系趋势预测第53-54页
     ·总结第54-56页
       ·雷公藤鲜叶渗透性物质含量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雷公藤鲜叶叶绿素含量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第55页
       ·雷公藤鲜叶酶含量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第55-56页
4 总结与讨论第56-60页
   ·雷公藤根、茎、叶中内酯醇含量的不同及不同诱导方法的雷公藤根和茎的内酯醇量的变化第56页
   ·不同种处理在不同的处理天数对雷公藤叶子内酯醇含量的影响第56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长势的影响第56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渗透性物质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57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57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7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酶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影响第58页
     ·不同种处理在处理期间对雷公藤叶子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影响第58页
   ·雷公藤叶子渗透性物质与雷公藤叶子内酯醇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8页
   ·雷公藤叶子叶绿素含量与雷公藤叶子甲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8页
   ·雷公藤叶子酶活性与雷公藤叶子内酯醇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8-59页
   ·讨论与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一 缩略词表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短葶山麦冬离体培养及多糖动态变化研究
下一篇:绿衣枳实质量控制及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