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1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及特点 | 第10-13页 |
·定义 | 第10页 |
·特点 | 第10页 |
·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 第10-11页 |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原则 | 第11-12页 |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意义 | 第12页 |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前景 | 第13页 |
2 多糖的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多糖的结构分析 | 第13-14页 |
·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4页 |
·多糖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多糖的应用前景 | 第15页 |
·虎杖药材的研究现况 | 第15-16页 |
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虎杖指纹图谱 | 第17-31页 |
1 材料 | 第17页 |
·仪器 | 第17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17页 |
2 方法 | 第17-21页 |
·虎杖药材的鉴定 | 第17-18页 |
·虎杖紫外指纹图谱 | 第18-19页 |
·虎杖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 第19-20页 |
·虎杖红外指纹图谱 | 第20-2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1-29页 |
·虎杖药材鉴定 | 第21-22页 |
·虎杖紫外指纹图谱 | 第22-25页 |
·虎杖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 第25-28页 |
·虎杖红外指纹图谱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0页 |
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1-39页 |
1 材料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1页 |
2 方法 | 第31-34页 |
·虎杖多糖的提取 | 第31-32页 |
·虎杖多糖的精制 | 第32页 |
·多糖的纯化 | 第32-33页 |
·纯度检验(HPLC 法) | 第33页 |
·不同产地虎杖多糖含量测定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DEAE-52 柱层析结果 | 第34-35页 |
·Sephadex G-200 柱纯化结果 | 第35页 |
·纯度鉴定 | 第35页 |
·不同产地虎杖多糖含量分布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虎杖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初步表征 | 第39-45页 |
1 材料 | 第39页 |
·仪器 | 第3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9页 |
2 方法 | 第39-41页 |
·多糖的理化鉴定 | 第39-40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4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页 |
·单糖组成测定 | 第40-4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理化特征 | 第41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41-4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页 |
·单糖组成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页 |
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虎杖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45-52页 |
1 材料 | 第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2 方法 | 第45-47页 |
·多糖的体外抗肝组织自发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45-46页 |
·多糖免疫活性作用(小鼠体内免疫活性试验) | 第46页 |
·多糖抑菌实验 | 第46页 |
·多糖体内镇痛作用(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多糖的体外抗肝组织自发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47页 |
·多糖的免疫活性 | 第47-50页 |
·多糖的抑菌试验结果 | 第50页 |
·多糖的体内镇痛作用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页 |
5 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