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9-10页 |
| ·当前我国的企业培训亟待全面系统的改革 | 第10-11页 |
| ·90年代以来的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经验对我国有借鉴作用 | 第1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企业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11-13页 |
| ·关于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的研究 | 第13-15页 |
| ·关于中国企业培训改革的研究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 第2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的宏观背景 | 第20-27页 |
| ·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企业人才竞争加剧 | 第20-21页 |
|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推动企业人才开发 | 第21-23页 |
| ·知识经济促进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向多样化发展 | 第23-24页 |
| ·易变性职业生涯要求知识和技能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 第24-25页 |
| ·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培训方式网络化和个性化 | 第25-27页 |
| 第3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的理论研究 | 第27-36页 |
| ·人本管理思想 | 第27-28页 |
|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28-30页 |
| ·终身学习理念 | 第30-32页 |
|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第32-33页 |
| ·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 | 第33-36页 |
| 第4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的实践探索 | 第36-68页 |
| ·树立人才至上的培训理念 | 第36-38页 |
|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 | 第36-37页 |
| ·玫琳凯公司以人为本的培训探索 | 第37-38页 |
|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企业,培养企业培训文化 | 第38-44页 |
| ·学习型企业的特点 | 第38-41页 |
| ·通用电气公司塑造学习型企业的培训探索 | 第41-44页 |
| ·设置独立的企业培训管理机构──企业大学 | 第44-50页 |
| ·美国企业大学的培训管理功能 | 第44-47页 |
| ·摩托罗拉创办企业大学的探索 | 第47-50页 |
| ·注重企业培训体系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 第50-56页 |
| ·构建基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体系 | 第50-53页 |
| ·宝洁建立“三全立体”培训体系的探索 | 第53-56页 |
|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 第56-60页 |
| ·美国企业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 | 第56-59页 |
| ·IBM公司实战模拟培训方式的探索 | 第59-60页 |
| ·重视企业培训评估 | 第60-64页 |
| ·美国企业培训评估的主要模型 | 第60-62页 |
| ·摩托罗拉公司实行360度培训评估的探索 | 第62-64页 |
| ·完善企业培训激励机制 | 第64-68页 |
| ·激励对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 第64-65页 |
| ·沃尔玛建立多层次培训激励机制的探索 | 第65-68页 |
| 第5章 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68-84页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的基本经验 | 第68-72页 |
| ·加大培训投入,把培训看作是企业重要的战略投资 | 第68-69页 |
| ·培训内容广泛,从“技能”中心逐渐向“人本”中心过渡 | 第69-70页 |
| ·培训手段丰富,广泛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 | 第70页 |
| ·管理主体多元,企业内外部人员共同参与培训管理 | 第70-71页 |
| ·法律制度健全,发挥政府对企业培训改革的宏观导向作用 | 第71-72页 |
| ·当前我国企业培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2-76页 |
| ·尚未树立正确的企业培训观念 | 第73页 |
| ·企业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 | 第73-74页 |
| ·企业培训方式单一 | 第74-75页 |
| ·企业培训过程缺乏监督、培训效果缺乏评估 | 第75页 |
| ·企业培训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 第75-76页 |
| ·借鉴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经验对我国企业培训进行改革的基本构想 | 第76-80页 |
| ·树立现代企业培训理念 | 第76-77页 |
| ·建立生涯导向的企业培训体系 | 第77-78页 |
| ·创新企业培训方式 | 第78页 |
| ·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与培训效果的评估 | 第78-79页 |
| ·加大职业教育与培训法规的执行力度 | 第79-80页 |
| ·借鉴美国企业培训改革经验对我国企业培训进行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第80-84页 |
| ·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员工四位一体,共同促进培训发展 | 第80-81页 |
| ·肯定中美文化差异,兼收并蓄 | 第81-82页 |
| ·立足本国国情,在整合中创新 | 第82-84页 |
| 结语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