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23页 |
·猪细小病毒感染历史、危害性及流行情况 | 第13-14页 |
·猪细小病毒免疫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猪细小病毒疫苗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刺激黏膜免疫反应的活菌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乳酸杆菌与机体的免疫 | 第19页 |
·乳酸杆菌活菌载体的应用 | 第19-21页 |
·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6页 |
·菌种、质粒 | 第23页 |
·抗体制剂 | 第23页 |
·试验动物 | 第23页 |
·引物合成 | 第23-24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4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主要试剂 | 第24页 |
·间接ELISA 检测抗体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免疫印迹(Western-blot)主要试剂 | 第25页 |
·免疫胶体金制备主要试剂 | 第25页 |
·酶类及试剂盒 | 第25页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6页 |
·表达VP2-LTB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 | 第26-32页 |
·模板pMD18-T-VP2 质粒和pMD18-T-LTB 质粒的提取 | 第26页 |
·PCR 扩增目的基因 | 第26-27页 |
·带有粘性末端的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 | 第27-28页 |
·目的基因VP2-LTB 与T 载体连接 | 第28-30页 |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 | 第30-32页 |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诱导及表达蛋白的鉴定 | 第32-34页 |
·细胞表面表达型重组干酪乳杆菌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 第32-33页 |
·分泌表达型重组干酪乳杆菌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 第33-34页 |
·口服重组干酪乳杆菌免疫学指标的测定 | 第34-36页 |
·重组乳酸菌免疫实验动物 | 第34页 |
·免疫小鼠血清中抗PPV-VP2 特异性抗体IgG 测定 | 第34-35页 |
·免疫小鼠黏液及粪便中抗PPV-VP2 特异性抗体sIgA 测定 | 第35页 |
·抗PPV-VP2 抗体IgG 中和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6-46页 |
·表达VP2-LTB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 | 第36-38页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pMD18-T-VP2-LTB 的鉴定结果 | 第37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37-38页 |
·表面表达重组载体pPG-1-VP2-LTB 的鉴定结果 | 第37页 |
·分泌表达重组载体pPG-2-VP2-LTB 的鉴定结果 | 第37-38页 |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诱导及表达蛋白的鉴定 | 第38-42页 |
·细胞表面表达型重组干酪乳杆菌的诱导表达鉴定结果 | 第38-40页 |
·分泌表达型重组干酪乳杆菌的诱导表达鉴定结果 | 第40-42页 |
·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免疫学指标的测定 | 第42-46页 |
·免疫小鼠血清中抗PPV-VP2 特异性抗体IgG 测定 | 第42页 |
·小鼠粪便中抗PPV-VP2 特异性sIgA 检测结果 | 第42-43页 |
·小鼠泪液中抗PPV-VP2 特异性sIgA 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小鼠外生殖道洗液中抗PPV-VP2 特异性sIgA 检测结果 | 第44页 |
·血清抗体中和效价检测结果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2页 |
·表达外源抗原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刺激黏膜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相关机理的探讨 | 第46-47页 |
·口服重组乳杆菌诱导的局部和系统免疫应答效果评价 | 第47-48页 |
·不同表达载体表达外源蛋白在诱导免疫应答效果分析 | 第48-49页 |
·VP2 蛋白单一表达和LTB 与VP2 共表达对目的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效果差异分析 | 第49-50页 |
·免疫胶体金对干酪乳杆菌表面表达外源蛋白的定位效果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