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检索机论文

三维模型检索中基于语义方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三维模型检索技术发展及现状第9-13页
     ·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第9-11页
     ·三维模型及其它多媒体的语义检索研究第11-13页
   ·前沿方向与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3页
   ·本文工作及论文结构第13-16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4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三维模型检索系统概述与模型间的语义关系获取第16-28页
   ·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第16-23页
     ·特征提取技术第16-19页
     ·相似性度量第19-21页
     ·检索方式第21-22页
     ·检索性能评价指标第22-23页
   ·三维模型之间的语义关系获取第23-28页
第3章 基于语义相关性的三维模型自动标注及检索第28-43页
   ·概述第28-29页
   ·三维模型语义相关性的表达第29-30页
   ·基于语义关系矩阵的无监督三维模型语义分类第30-31页
   ·基于意群的模型自动语义标注第31-33页
   ·基于语义相关性的三维模型检索第33-34页
   ·实验第34-42页
     ·自动语义标注实验第34-38页
     ·语义检索实验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语义关系的特征降维方法在三维模型检索中的应用第43-57页
   ·概述第43-44页
   ·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第44-46页
     ·ISOmap 方法第44-45页
     ·LLE 方法第45-46页
   ·基于语义邻域的三维模型特征降维方法第46-50页
     ·SN-ISOmap第46-48页
     ·LSA-LLE第48-50页
   ·语义邻域降维方法在三维模型检索中的应用第50-51页
   ·实验结果第51-56页
     ·SN-ISOmap第51-52页
     ·LSA-LLE第52-55页
     ·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基于语义核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第57-66页
   ·概述第57页
   ·核方法简介第57-59页
   ·核 PCA第59-61页
   ·三维模型的潜在语义核第61页
   ·SK-PCA 算法第61-63页
   ·基于 SK-PCA 的三维模型检索第63页
   ·实验分析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三维模型语义与特征的联合聚类第66-73页
   ·概述第66-67页
   ·三维模型语义特征联合聚类方法第67-69页
     ·二部图模型第67页
     ·三维模型语义与特征的二部图表示第67-68页
     ·联合聚类三维模型的特征与语义第68-69页
   ·实验结果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7章 基于本体及 SWRL 推理规则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第73-91页
   ·概述第73-74页
   ·本体相关知识第74-78页
     ·本体的定义、分类以及构成第74-75页
     ·本体描述语言 OWL第75-77页
     ·SWRL第77-78页
   ·三维模型本体知识库第78-84页
     ·三维模型本体构建第78-80页
     ·OWL 表示第80-82页
     ·三维模型语义标注与 SWRL 推理规则第82-84页
   ·系统实现第84-87页
     ·系统框架及工作方式第84-85页
     ·形状特征提取和聚类第85-86页
     ·检索实现和相关反馈第86-87页
   ·检索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7-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8章 一种用于三维模型检索的半监督加权距离度量学习方法第91-101页
   ·概述第91-92页
   ·RCA 距离度量学习方法第92-93页
   ·半监督加权 RCA 距离度量学习第93-97页
     ·基于图的半监督分类标记繁殖第93-95页
     ·标记点加权算法第95-96页
     ·SSWDML 算法第96-97页
   ·基于 SSWDML 的三维模型检索第97-98页
   ·实验结果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摘要第116-118页
ABSTRACT第118-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现实中碰撞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ADAMS的重型载货汽车可靠性仿真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