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重型载货汽车可靠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载货汽车的发展 | 第8-10页 |
·载货汽车的市场需求 | 第8-9页 |
·载货汽车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可靠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 第10-17页 |
·可靠性仿真技术 | 第10-14页 |
·可靠性试验研究的发展 | 第14-17页 |
·虚拟试验场与可靠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2页 |
第2章 整车仿真模型构建 | 第22-42页 |
·ADAMS软件建模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初始条件分析 | 第22-25页 |
·运动学分析 | 第25-26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26-30页 |
·ADAMS建模流程 | 第30页 |
·整车模板化建模 | 第30-31页 |
·整车仿真模型 | 第31-40页 |
·前悬架 | 第32-34页 |
·后悬架 | 第34-37页 |
·转向系 | 第37-38页 |
·轮胎参数 | 第38-39页 |
·整车模型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 第42-56页 |
·平顺性仿真与验证 | 第42-47页 |
·平顺性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脉冲激励试验 | 第43-44页 |
·随机路面试验 | 第44-47页 |
·操纵稳定性仿真与验证 | 第47-54页 |
·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47-49页 |
·转向盘角阶跃试验 | 第49-51页 |
·稳态回转性能试验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可靠性虚拟试验 | 第56-76页 |
·虚拟试验场的建立 | 第56-63页 |
·汽车试验场路面 | 第56-58页 |
·虚拟试验场建立及实施方案 | 第58页 |
·虚拟数字路面的构建 | 第58-63页 |
·结构疲劳损伤 | 第63-70页 |
·疲劳损伤机理 | 第63-65页 |
·疲劳寿命 | 第65-70页 |
·虚拟可靠性分析 | 第70-73页 |
·应力时间历程谱获取 | 第71-72页 |
·可靠性寿命计算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5章 试验场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 | 第76-90页 |
·可靠性试验研究 | 第76-79页 |
·模型建立 | 第77-78页 |
·方案实施 | 第78-79页 |
·试验测量点 | 第79-83页 |
·前桥与后桥 | 第79-80页 |
·驾驶室与车架 | 第80-81页 |
·发动机悬置 | 第81-82页 |
·平衡梁 | 第82页 |
·转向横拉杆 | 第82-83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83-87页 |
·雨流计数 | 第83-85页 |
·数据识别 | 第85-86页 |
·数据处理 | 第86-87页 |
·等载荷谱试验验证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试验场与虚拟可靠性试验结合方法研究 | 第90-98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90-91页 |
·奇异点剔除 | 第90-91页 |
·消除趋势项 | 第91页 |
·试验场与虚拟试验结合模型 | 第91-93页 |
·试验场与虚拟试验结合数学模型 | 第92页 |
·模型比例系数参数估计 | 第92-93页 |
·模型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 | 第93页 |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 第93页 |
·可靠性行驶试验规范制订 | 第93-95页 |
·试验验证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98-10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98-99页 |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106-107页 |
摘要 | 第107-109页 |
ABSTRACT | 第109-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