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

内容提要第1-8页
导言第8-12页
第一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理论正当性第12-44页
 第一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外部控制路径及其反思第12-32页
  一、现代行政中的自由裁量权第12-19页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外部控制及其局限第19-30页
  三、弥补性方案的寻求:内部控制第30-32页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人性基础第32-36页
  一、关于人性的认识:对马斯洛人本哲学的理解第32-33页
  二、行政人的德性与自律第33-36页
 第三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学科依据第36-44页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政治学基础第36-38页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法文化基础第38-41页
  三、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行政法学基础第41-44页
第二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法律基础第44-54页
 第一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宪法依据第44-48页
  一、平等对待的宪法原则第45-46页
  二、首长负责制的行政组织原则第46-48页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立法法依据第48-50页
  一、法律保留原则第48-49页
  二、法律保留与裁量规则第49-50页
 第三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行政法依据第50-54页
  一、行政程序的内部控制功能第50-51页
  二、司法审查的广度与强度第51-54页
第三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生成的现实条件第54-68页
 第一节 政府治理理念的嬗变第54-57页
  一、从权力本位迈向权利本位第55-56页
  二、权利本位更新行权理念第56-57页
 第二节 政府治理目标的转型第57-60页
  一、从秩序行政迈向服务行政第57-58页
  二、服务意识强化自控能力第58-60页
 第三节 政府治理行为模式的变迁第60-63页
  一、从强制行政迈向非强制行政第60-62页
  二、非强制行政彰显自律能力第62-63页
 第四节 政府治理组织与权力结构的优化第63-68页
  一、行政权的有效分离第65-66页
  二、执法权的适度整合第66-68页
第四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意义第68-82页
 第一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理论价值第68-77页
  一、内部控制理论拓宽行政法学的研究视角第69-71页
  二、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行政法学的研究方法第71-73页
  三、内部控制理论更新行政法学的内容体系第73-77页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实践功能第77-82页
  一、提高行政效率第77-79页
  二、优化外部控制机制效能第79-80页
  三、促进行政法主体和谐关系的形成第80-82页
第五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机制的构设第82-116页
 第一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基准第83-97页
  一、裁量基准的内涵第83-85页
  二、裁量基准的基本功能第85页
  三、裁量基准的合法性保障第85-89页
  四、裁量基准的法律效力第89-93页
  五、裁量基准的限度:以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为考察中心第93-97页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示范机制:行政惯例制度第97-100页
  一、行政惯例的内涵第97-98页
  二、行政惯例的作用第98-99页
  三、行政惯例的判断标准第99-100页
 第三节 行政自由裁量执法行为的内部监督机制第100-107页
  一、备案制度第100-101页
  二、报告与检查制度第101-103页
  三、评估制度第103-104页
  四、自我纠错制度第104-105页
  五、内部责任追究制度第105-107页
 第四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伦理机制第107-116页
  一、培育公务员的自我修养能力第107-111页
  二、培养公务员的理性责任意识第111-113页
  三、提升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第113-116页
结语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第128-129页
后记第129-130页
论文摘要第130-134页
ABSTRACT第134-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损失的转移与分散——从加害人承担到损失社会化
下一篇:合作行政的法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