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与论述结构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与合作行政的兴起 | 第12-44页 |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 第12-19页 |
一、自由放任时期:放任政府 | 第13-15页 |
二、传统的福利国家时期:全能政府 | 第15-17页 |
三、新自由主义时期:有限政府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合作行政的兴起 | 第19-29页 |
一、域外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私合作的实践 | 第19-25页 |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公私合作的实践 | 第25-29页 |
第三节 合作行政的概念界定与主要模式 | 第29-44页 |
一、合作行政的基本内涵 | 第29-33页 |
二、合作行政的相关概念 | 第33-36页 |
三、合作行政的主要模式 | 第36-44页 |
第二章 合作行政的理论逻辑 | 第44-66页 |
第一节 政府全能行政的逻辑缺陷 | 第44-50页 |
一、“慈善政府”假设的破灭——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 第44-47页 |
二、对代理活动偏差的忽视——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 第47-49页 |
三、政府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悖论——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公共行政民营化的内在局限 | 第50-58页 |
一、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私人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 | 第51-54页 |
二、行业的自然垄断与自由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 | 第54-57页 |
三、“生存照顾”理念与私人自利性之间的矛盾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可能性 | 第58-66页 |
一、生产与供应的分离理论 | 第58-61页 |
二、产业的可分离性理论 | 第61页 |
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搭配——“科斯灯塔”的启示 | 第61-64页 |
四、自利的利他行为——诺斯的“效用函数” | 第64-66页 |
第三章 合作行政的法律调控 | 第66-106页 |
第一节 合作行政与宪法原则 | 第66-73页 |
一、合作行政的合宪性 | 第66-70页 |
二、合作行政的宪法要求 | 第70-73页 |
第二节 合作行政决策的立法控制 | 第73-81页 |
一、合作行政决策的法律保留 | 第73-77页 |
二、合作行政决策的正当程序 | 第77-81页 |
第三节 合作过程中的政府规制 | 第81-95页 |
一、政府对私主体的规制必要性 | 第81-84页 |
二、政府规制的困境 | 第84-86页 |
三、现代规制革新的基本动向 | 第86-95页 |
第四节 合作行政所生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 | 第95-106页 |
一、公法关系抑或私法关系——司法救济的先决问题 | 第96-98页 |
二、合作契约的法律属性 | 第98-106页 |
第四章 我国合作行政的法治化进路 | 第106-130页 |
第一节 立法的完善 | 第106-112页 |
一、我国合作行政的立法现状及其问题 | 第106-110页 |
二、我国合作行政有关立法的完善思路 | 第110-112页 |
第二节 政府规制的重构 | 第112-122页 |
一、我国传统政府规制的弊病 | 第112-117页 |
二、我国政府规制结构的更新 | 第117-122页 |
第三节 司法救济机制的建构 | 第122-130页 |
一、我国行政契约司法救济机制的缺位 | 第122-123页 |
二、我国行政契约诉讼制度的确立 | 第123-130页 |
结语 变革、回应与前瞻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45-146页 |
后记 | 第146-148页 |
论文摘要 | 第148-151页 |
Abstract | 第151-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