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车辆牌照定位技术的发展和不足 | 第9-13页 |
·基于车牌形状特性的定位算法 | 第10页 |
·基于车牌区域灰度变化特征的定位算法 | 第10-12页 |
·基于矢量量化的定位方法 | 第12页 |
·基于彩色车牌图像的定位方法 | 第12-13页 |
·多车牌定位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概述 | 第15-21页 |
·边缘检测简介 | 第15-16页 |
·经典边缘检测算子 | 第16-19页 |
·现代边缘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学形态学基本理论 | 第21-28页 |
·二值形态学 | 第21-25页 |
·结构元素 | 第21-22页 |
·二值膨胀和腐蚀运算 | 第22-24页 |
·二值开、闭运算 | 第24-25页 |
·灰度形态学 | 第25-27页 |
·结构元素 | 第25页 |
·灰度膨胀和腐蚀变化 | 第25-26页 |
·灰度开、闭变换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多车牌图像的车牌区域检测和定位 | 第28-52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28-33页 |
·图像灰度化 | 第28-29页 |
·灰度拉伸 | 第29-30页 |
·小波去噪 | 第30-33页 |
·小波消噪原理 | 第30-33页 |
·实例分析 | 第33页 |
·基于边缘检测和数学形态学运算的各疑似单车牌的定位 | 第33-43页 |
·形态边缘检测 | 第34-37页 |
·图像阈值分割 | 第37-39页 |
·连通域的检测 | 第39-42页 |
·各疑似单车牌的粗定位 | 第42-43页 |
·疑似车牌连通域的倾斜纠正 | 第43-46页 |
·倾斜角度的检测 | 第44-45页 |
·图像倾斜纠正 | 第45-46页 |
·各单车牌的最终定位和验证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50页 |
·多车牌图像车牌区检测与定位的算法流程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本文总结 | 第52页 |
·未来的工作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