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41页 |
1 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维持 | 第13-16页 |
2 叶器官的发生发育及调控 | 第16-28页 |
·叶原基的起始及调控 | 第16-19页 |
·叶腹-背轴的发育及调控 | 第19-26页 |
·叶基-顶轴发育及调控 | 第26-27页 |
·叶中-边轴发育及调控 | 第27-28页 |
3 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进展 | 第28-35页 |
·体细胞胚的起源及发生发育 | 第28-31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 | 第31-34页 |
·植物激素与体细胞胚发生 | 第34-35页 |
4 离体器官发生研究进展 | 第35-41页 |
·离体器官发生的方式 | 第35-37页 |
·离体器官发生的调控 | 第37-39页 |
·植物激素与离体器官发生 | 第39-41页 |
第一章 不定芽再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器官发生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41-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拟南芥高频率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8-51页 |
·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51-52页 |
·miR166a过表达对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第52-53页 |
·miR165/166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53-56页 |
·REV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56-57页 |
·生长素的极性分布模式分析 | 第57-59页 |
3 讨论 | 第59-62页 |
·体外培养下高频率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9页 |
·miR165/166在不定芽发生及其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59-61页 |
·REV在不定芽诱导及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61页 |
·生长素的极性分布方式 | 第61-62页 |
第二章 拟南芥分化与不分化愈伤组织中体细胞胚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2-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不同生态型拟南芥再生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71-72页 |
·拟南芥分化与不分化愈伤组织的获得 | 第72页 |
·分化与不分化愈伤组织中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72-73页 |
·分化与不分化愈伤组织中WUS的表达分析 | 第73-75页 |
3 讨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2页 |
附录 | 第92-9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