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7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磷素对作物影响的研究 | 第18-21页 |
·大豆磷素营养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磷素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7-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7页 |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27-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6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29-30页 |
·叶片光合生理参数 | 第30-37页 |
·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37-42页 |
·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合点 | 第42-43页 |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43-44页 |
·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磷素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第48-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48页 |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叶片保护酶的活性 | 第48-51页 |
·叶片丙二醛含量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磷素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氮、磷、钾营养特性的影响 | 第53-10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53页 |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53页 |
·数据分析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97页 |
·氮素营养 | 第53-67页 |
·磷素营养 | 第67-80页 |
·钾素营养 | 第80-93页 |
·氮、磷、钾积累量间的相互关系 | 第93-97页 |
·小结 | 第97-102页 |
·氮磷钾的百分含量 | 第97-98页 |
·氮磷钾的积累量 | 第98-101页 |
·氮、磷、钾积累量间的关系 | 第101-102页 |
第五章 磷素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第102-1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3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02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102页 |
·数据分析 | 第102-10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3-111页 |
·生物产量 | 第103-104页 |
·生长速率 | 第104-105页 |
·光合势 | 第105-106页 |
·净同化率 | 第106页 |
·农艺性状及产量 | 第106-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第112-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