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研究--以煤电产业链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导论 | 第12-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帕累托效率和社会福利 | 第13-14页 |
·事后效率 | 第14页 |
·纵向市场结构 | 第14-15页 |
·煤电产业链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逻辑与结构安排 | 第19-22页 |
·创新与探索 | 第22-25页 |
2 理论综述 | 第25-62页 |
·单个市场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 第25-35页 |
·经济福利的标准 | 第25-27页 |
·市场势力与帕累托效率 | 第27-31页 |
·市场势力与动态效率 | 第31-32页 |
·公平与效率的争论 | 第32-33页 |
·经济效率与经济政策 | 第33-35页 |
·纵向关联市场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 第35-46页 |
·纵向市场结构与纵向一体化动机 | 第36-37页 |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福利 | 第37-44页 |
·纵向关联市场的规制理论 | 第44-46页 |
·中间产品定价与讨价还价理论 | 第46-57页 |
·纵向关联市场类型与中间产品定价方式 | 第46-50页 |
·讨价还价理论的回顾 | 第50-57页 |
·关于煤电产业链的研究 | 第57-62页 |
·关于煤电关系专用性投资的研究 | 第57-58页 |
·关于煤电长期契约的研究 | 第58-59页 |
·关于煤电产业链规制的研究 | 第59-62页 |
3 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评价:一个分析框架 | 第62-105页 |
·引言 | 第62-65页 |
·纵向市场结构的划分 | 第65-71页 |
·连续竞争的纵向关联市场 | 第71-77页 |
·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基准 | 第73页 |
·在可耗竭资源产业的应用 | 第73-77页 |
·具有单边垄断势力的纵向关联市场 | 第77-82页 |
·中间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 第77-78页 |
·中间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 第78-79页 |
·纵向关联市场的整体分析 | 第79-82页 |
·具有双边垄断势力的纵向关联市场 | 第82-102页 |
·双边垄断市场 | 第82-95页 |
·双边寡头市场 | 第95-102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102-105页 |
4 外部选择、讨价还价与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 | 第105-122页 |
·引言 | 第105-106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06-112页 |
·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 | 第106-110页 |
·电煤价格的研究 | 第110-111页 |
·外部选择的研究 | 第111-112页 |
·上网电价受到规制时的电煤讨价还价模型 | 第112-115页 |
·外部选择的作用 | 第115-119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119-122页 |
5 内部选择、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 | 第122-134页 |
·引言 | 第122-123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23-125页 |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研究 | 第123-124页 |
·内部选择的研究 | 第124-125页 |
·下游产品价格受到规制时的纵向一体化 | 第125-128页 |
·中间产品单边定价与纵向一体化的福利分析 | 第126-128页 |
·中间产品讨价还价与纵向一体化的福利分析 | 第128页 |
·内部选择在纵向一体化中的作用 | 第128-131页 |
·中间产品单边定价情况下的并购出价 | 第129-131页 |
·中间产品讨价还价情况下的并购出价 | 第131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131-134页 |
6 双边不确定性、讨价还价与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 | 第134-142页 |
·引言 | 第134-136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36-139页 |
·煤电产业波动性的研究 | 第136-137页 |
·不对称信息讨价还价理论 | 第137-139页 |
·私人价值的双边不确定性与事后效率 | 第139-141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141-142页 |
7.结论与展望 | 第142-14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2-145页 |
·研究展望与不足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0页 |
REFERENCES | 第150-156页 |
后记 | 第156-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