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26页 |
·虚拟企业联盟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多智能体理论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协同工作理论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问题分析及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3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6-2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7-33页 |
第二章 VEFA虚拟企业自由联盟运作模式分析与设计 | 第33-69页 |
·虚拟企业运作模式概述 | 第33-35页 |
·VEFA 系统的运作机制设计及其特征分析 | 第35-40页 |
·基于动态域的 VEFA 运作机制设计 | 第35-38页 |
·一体化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协同运作特征分析 | 第39页 |
·个性化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VEFA 协作支撑平台及其动态业务流协作模型设计 | 第40-56页 |
·协作智能体(CBA)的定义与性质分析 | 第40-44页 |
·VEFA 协作支撑平台(CBAMAS) | 第44-45页 |
·CBAMAS 的角色控制机制 | 第45-47页 |
·CBAMAS 的协作框架与协作流程描述 | 第47-48页 |
·CBAMAS 的可变结构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可变结构的动态业务流协作模型 | 第50-56页 |
·网络化虚拟企业运作模型(CBAMAS-VEFA)设计 | 第56-66页 |
·VEFA 自治域与协作联盟生命周期 | 第56-57页 |
·VEFA 的形式化定义 | 第57-58页 |
·CBAMAS-VEFA 运作示意图 | 第58-59页 |
·预置系统数据库描述 | 第59-61页 |
·运作模式设计与实现 | 第61-66页 |
·VEFA 准备与伙伴选择 | 第61-62页 |
·建立自治域管理模型 | 第62-63页 |
·VEFA 成员加盟模式 | 第63-64页 |
·VEFA 初始化完成及协作开启 | 第64-65页 |
·动态业务流协协同运作 | 第65-66页 |
·VEFA 自动解散机制 | 第66页 |
·CBAMAS-VEFA 构建的关键技术 | 第66-68页 |
·VEFA 数据协作访问研究 | 第66-67页 |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研究 | 第67页 |
·VEFA 协商模型研究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章 VEFA分布式协作数据管理模型(DFDM) | 第69-116页 |
·分布式协作数据管理概述 | 第69-70页 |
·改进的协作对象及虚拟表机制 | 第70-74页 |
·协作对象及其性质分析 | 第70-72页 |
·协作对象元数据一致性判定 | 第72页 |
·协作对象的虚拟表机制 | 第72-74页 |
·VEFA 分布式协作数据管理体系 | 第74-78页 |
·协作数据管理体系设计 | 第74-76页 |
·DFDM 的形式化定义 | 第76-78页 |
·DFDM 的视图自维护思想 | 第78页 |
·协作数据访问的移动控制策略 | 第78-84页 |
·协作数据访问 CBA 群的工作原理 | 第78-79页 |
·面向 VEFA 域数据访问的协作流程控制 | 第79-81页 |
·“转换 CBA”的移动控制策略 | 第81-84页 |
·基于动态域的事务3 阶段处理策略 | 第84-96页 |
·VEFA 域事务处理周期 | 第84-85页 |
·域事务印章与数据项印章 | 第85-86页 |
·域事务3 阶段处理法 | 第86-87页 |
·基于动态域的多版本乐观并发控制机制 | 第87-89页 |
·动态并发一致性控制机制 | 第89-92页 |
·基于动态域的事务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92-96页 |
·基于动态域的协作查询优化策略 | 第96-106页 |
·分布式域协作查询处理原理 | 第96-98页 |
·域协作查询的析取范式分解法 | 第98-101页 |
·基于代价的域协作查询计划生成算法 | 第101-104页 |
·基于动态域的协作查询计划实现 | 第104-106页 |
·实验分析与比较 | 第106-113页 |
·VEFA 系统的测试环境 | 第106-107页 |
·基于动态域的事务控制策略分析 | 第107-109页 |
·基于动态域的协作查询优化策略分析 | 第109-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第四章 基于 VEFA日志的虚拟伙伴在线选择模型 | 第116-141页 |
·虚拟伙伴选择研究概述 | 第116-117页 |
·可在线维护的企业协作关联图 | 第117-120页 |
·VEFA 日志数据集描述 | 第117页 |
·协作位图和企业参与度计算 | 第117-119页 |
·企业协作关联图构建及性质分析 | 第119-120页 |
·企业协作关联图的定理及证明 | 第120-123页 |
·频繁路径定理及证明 | 第120-121页 |
·非频繁路径剪枝定理及证明 | 第121-122页 |
·增量频繁路径定理及证明 | 第122-123页 |
·增量非频繁路径剪枝定理及证明 | 第123页 |
·虚拟伙伴的在线动态挖掘(VPMINING) | 第123-129页 |
·伙伴在线动态挖掘的工作原理 | 第123-124页 |
·虚拟伙伴在线动态挖掘算法描述 | 第124-127页 |
·算法分析与比较 | 第127-129页 |
·基于蚁群优化的潜在伙伴挖掘(APMINING) | 第129-139页 |
·基于蚁群优化的潜在伙伴挖掘概述 | 第129页 |
·潜在协作关联图及其企业协作链 | 第129-130页 |
·基于蚁群优化的协作链在线挖掘 | 第130-136页 |
·潜在合作伙伴的挖掘原理 | 第130-131页 |
·协作链参与强度及启发公式 | 第131-132页 |
·路径链强度及信息素更新公式 | 第132-133页 |
·潜在协作关联图的动态更新算法 | 第133-135页 |
·潜在合作伙伴的在线实时挖掘算法 | 第135-136页 |
·算法分析与比较 | 第136-139页 |
·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五章 基于 CBAMAS的伙伴定位在线协商模型 | 第141-167页 |
·基于CBAMAS 的伙伴定位协商概述 | 第141-142页 |
·CBAMAS 伙伴定位在线协商模型设计 | 第142-146页 |
·传统协商理论及性质分析 | 第142-143页 |
·基于目标分解的伙伴定位协商模型 | 第143-144页 |
·基于策略的子目标协商过程 | 第144-146页 |
·协商协议及其协作流程设计 | 第146-151页 |
·同步约束的多边伙伴定位协商协议 | 第146-148页 |
·基于伙伴定位协商协议的协作流程 | 第148-150页 |
·同步多边伙伴定位协商的优势分析 | 第150-151页 |
·协进化协商决策算法 | 第151-165页 |
·协进化协商决策原理综述 | 第151-153页 |
·投标者协进化协商决策 | 第153-156页 |
·招标者协进化协商决策 | 第156-160页 |
·伙伴定位协商决策算法描述 | 第160-163页 |
·实验与讨论 | 第163-165页 |
·小结 | 第165-16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167-170页 |
·全文总结 | 第167-169页 |
·研究展望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9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90-191页 |
致谢 | 第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