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1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1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12-19页 |
·推拉理论及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推拉理论的发展 | 第12-13页 |
·推拉理论应用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与文献 | 第14-19页 |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理论的发展 | 第14-17页 |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3 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历程 | 第19-25页 |
·家庭保障 | 第19页 |
·集体保障 | 第19-20页 |
·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20-22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22-2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第22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 | 第22-2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4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动力分析 | 第25-42页 |
·原有养老方式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力 | 第25-31页 |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力 | 第25-27页 |
·土地养老作用削减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力 | 第27-29页 |
·商业保险的高门槛与局限性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力 | 第29-30页 |
·“老农保”的制度缺陷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推力 | 第30-3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参保的拉力 | 第31-33页 |
·公平正义、普惠共享理念的深入对农民参保的拉力 | 第32页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模式形成的拉力 | 第32页 |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筹资结构产生的拉力 | 第32-33页 |
·创新的管理体系和经办方式对农民参保的拉力 | 第33页 |
·中间障碍因素影响推拉因素的效力 | 第33-42页 |
·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较低 | 第34-35页 |
·农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 第35-36页 |
·农民对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缺乏信心 | 第36-42页 |
5 农民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动力机制的构建 | 第42-50页 |
·推力构建:促使原有养老方式推力持续 | 第43-44页 |
·正视家庭与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的现实 | 第43页 |
·准确定位农村商业养老保险 | 第43-44页 |
·妥善处理“老农保”的遗留问题 | 第44页 |
·拉力构建:提高政府对新农保政策的执行力 | 第44-45页 |
·拓展执行资源 | 第44页 |
·提升执行能力 | 第44-45页 |
·加强执行监督 | 第45页 |
·支持力构建: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 第45-50页 |
·通过合适的宣传手段加大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 | 第45-46页 |
·合理确定困难群体并给予缴费支持 | 第46-47页 |
·通过多条途径增强农民对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