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叙事研究的问题反思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一) 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教师叙事研究的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三)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教师叙事研究的应然诉求 | 第17-23页 |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内涵及方法论 | 第17-19页 |
(一) 教师叙事研究的内涵界定 | 第17-18页 |
(二) 教师叙事研究的方法论 | 第18-19页 |
二、教师叙事研究的特性 | 第19-21页 |
(一) 所叙之事的真实性 | 第19-20页 |
(二) 教师角色的双重性 | 第20页 |
(三) 教育理论的支撑性 | 第20-21页 |
(四) 叙事研究的延续性 | 第21页 |
三、教师叙事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21-23页 |
(一) 有利于教师个体的自主专业发展 | 第21页 |
(二) 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教师叙事研究的问题揭示 | 第23-32页 |
一、对"教育叙事研究"认识不清,缺乏方法论 | 第23-25页 |
(一) 讲故事写心得——混淆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二) 包治百病之良药——方法论缺失 | 第24-25页 |
二、"编故事"现象泛滥,缺乏真实性客观性 | 第25-28页 |
(一) 为发表而作,呈"依葫芦画瓢"式 | 第25-27页 |
(二) 为应付了事,呈"固定模式套用"式 | 第27-28页 |
三、"叙事有余,理论不足",缺乏研究深度 | 第28-32页 |
(一) 叙事太过自然随意,呈"记流水账"式 | 第28-29页 |
(二) 谋篇布局不当,呈"虎头蛇尾"式 | 第29-31页 |
(三) 理解反思过于消极,呈"自以为是"式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教师叙事研究的问题反思 | 第32-41页 |
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 | 第32-35页 |
(一) 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陷与不足的思考 | 第32-33页 |
(二)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教师叙事研究的影响 | 第33-35页 |
二、教师从事研究的功利性 | 第35-37页 |
(一) 对中国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思考 | 第35-36页 |
(二) 功利主义价值观对教师叙事研究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教师异化思维的阻碍 | 第37-41页 |
(一) 对教师思维异化的思考 | 第37-38页 |
(二) 教师异化思维对教师叙事研究的阻碍 | 第38-41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41-45页 |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超越 | 第41-42页 |
二、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第42-43页 |
三、教育理论与方法论的熟练驾驭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