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符号表(含代号和缩略词)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研究目的与范围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硫对催化剂氧化碳烟的影响 | 第17页 |
·硫对催化剂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 第17-18页 |
·硫对催化剂活性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 第18-19页 |
·催化剂的抗硫性能的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研究硫对催化剂影响的意义(炼油脱硫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20-21页 |
·碳烟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21-25页 |
·研究设想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MOx-CeO_2(共沉淀法制备的原子比M/Ce=50:50) | 第27页 |
·CuO-CeO_2(共沉淀法制备的系列原子比Cu/Ce) | 第27页 |
·CuO-CeO_2(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的新系列原子比Cu/Ce) | 第27页 |
·Cu_(50)Ce_(50)(共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燃烧法) | 第27-28页 |
·预期结果与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共沉淀法制备的MOx-CeO_2 催化剂氧化碳烟的研究 | 第29-48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0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7页 |
·XRD | 第30-32页 |
·BET | 第32-34页 |
·FTIR | 第34-35页 |
·H_2-TPR | 第35-36页 |
·TPO | 第36-38页 |
·SO_2 气氛下M-Ce-O 的活性测试和表征 | 第38-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二氧化硫对共沉淀法制备的CuO-CeO_2 氧化碳烟的影响 | 第48-69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和表征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2页 |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第52-54页 |
·SO_2 对Cu-Ce-O 催化剂的影响 | 第54-62页 |
·硫的作用机理初步分析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合成CuO-CeO_2 催化剂性能及其受硫的影响 | 第69-82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69-70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和表征 | 第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81页 |
·XRD | 第70-71页 |
·CuO-CeO_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71-72页 |
·CuO-CeO_2 系列催化剂FTIR | 第72-73页 |
·Cu_(0.05)Ce_(0.95) 活性受硫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 第73-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共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用CuO 修饰的CeO_2 催化剂氧化碳烟的研究 | 第82-99页 |
·实验部分 | 第83-8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83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83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83-8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4-97页 |
·引入 SO_2 前后催化剂的活性对比 | 第84-8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85-95页 |
·机理研究(可能的反应路径的提出)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结论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5-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附录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