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航线维修的基本概念及维修计划现状与特点 | 第17-29页 |
| ·航空维修术语及相关规章简介 | 第17-21页 |
| ·航空维修的分类 | 第17-18页 |
| ·航空维修人员的资质 | 第18-20页 |
| ·维修方案 | 第20-21页 |
| ·航线维修工作的种类及特点 | 第21-24页 |
| ·航线维修工作的种类 | 第21-23页 |
| ·航线维修的特点 | 第23页 |
| ·航线维修与进厂定检维修的区别 | 第23-24页 |
| ·航线维修生产计划现状简介 | 第24-27页 |
| ·航线维修生产计划现有方法的特点及不足 | 第27-28页 |
| ·传统经验型的计划方法的特点 | 第27页 |
| ·传统经验型的计划方法的不足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航线维修计划中劳力工时的分析方法探讨 | 第29-48页 |
| ·航线维修计划标准的建立 | 第29-35页 |
| ·维修工作工时标准 | 第29-32页 |
| ·维修人员人力标准 | 第32-35页 |
| ·航线维修工作项目的分析 | 第35-39页 |
| ·航线计划性工作部分 | 第35-37页 |
| ·航线非计划性工作部分 | 第37-39页 |
| ·航线维修计划的劳力工时分析方法探讨 | 第39-45页 |
| ·航线班组最大潜在工时的确定 | 第40-41页 |
| ·计划性工作总量标准的确定 | 第41-42页 |
| ·劳力工时分析方法的提出 | 第42页 |
| ·劳力工时分析方法在航线计划数据库中的应用 | 第42-45页 |
| ·劳力工时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验证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航线维修劳力工时分析方法的应用 | 第48-55页 |
| ·劳力工时分析方法在工时劳力预测中的应用 | 第48-51页 |
| ·劳力工时分析方法在航线业务项目评估中的应用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航线维修劳力工时分析方法的总结及发展前景 | 第55-59页 |
| ·航线维修劳力工时分析方法的总结 | 第55页 |
| ·目前劳力工时分析方法在航线维修计划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 | 第55-57页 |
| ·航线维修劳力工时分析方法在航线维修计划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