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贡献计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主要概念及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26页 |
·中小企业及其生命周期的划分 | 第20-23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0-21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划分 | 第22-23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内涵 | 第23-25页 |
·人力资源价值的概念 | 第23页 |
·人力资源价值的特征 | 第23-24页 |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意义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力资源特性分析 | 第26-32页 |
·初创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特点 | 第26页 |
·初创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 | 第26-28页 |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特点 | 第28页 |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 | 第28-29页 |
·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成熟期的中小企业特点 | 第29-30页 |
·成熟期的中小人力资源特性 | 第30页 |
·衰退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衰退期的中小企业特点 | 第30-31页 |
·衰退期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特性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中小企业不同时期人力资源贡献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32-44页 |
·初创期、衰退期的人力资源贡献计量模型 | 第32-35页 |
·模型选择的依据 | 第32页 |
·模型建立的假设 | 第32-33页 |
·决策型人力资源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成长、成熟期的人力资源贡献计量模型 | 第35-43页 |
·平衡计分卡的选取 | 第35-38页 |
·模型计量的主要步骤 | 第38页 |
·确定部门权重 | 第38-42页 |
·确定部门绩效 | 第42-43页 |
·人力资源动态模型的构建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成长期企业H公司人力资源贡献实证分析 | 第44-53页 |
·H公司概况 | 第44页 |
·人力资源贡献实证分析 | 第44-52页 |
·H公司部门贡献权数的确定 | 第44-50页 |
·H公司各部门绩效系数的确定 | 第50-51页 |
·H公司人力资源贡献价值计量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人力资源效率管理 | 第53-60页 |
·初创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管理措施 | 第53-54页 |
·成长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管理措施 | 第54-56页 |
·成熟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管理措施 | 第56-58页 |
·衰退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管理措施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