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7页 |
1. 渍害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第11页 |
2. 作物耐渍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26页 |
·形态学上的适应 | 第13-14页 |
·生理生化上的适应 | 第14-16页 |
·信号传递途径 | 第16-18页 |
·基因表达调控 | 第18-21页 |
·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重要的耐渍基因 | 第22-2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玉米淹水后期诱导表达基因 | 第27-43页 |
1. 背景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28-29页 |
·序列分析 | 第29-30页 |
·Real Time PCR分析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消减文库的质量检测 | 第30页 |
·SSH文库的筛选 | 第30-31页 |
·Unigene的功能注释和归类 | 第31-33页 |
·Real Time PCR的验证 | 第33页 |
·unigene与QTL的共定位 | 第33-36页 |
4. 讨论 | 第36-42页 |
·SSH文库的可靠性 | 第36-37页 |
·各代谢途径的相互作用 | 第37-41页 |
·诱导表达基因的电子定位 | 第41-42页 |
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脯氨酰羟化酶基因家族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43-63页 |
1. 背景 | 第4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玉米P4H基因家族基因的获得 | 第43页 |
·基因结构分析、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 | 第43-44页 |
·玉米P4H基因家族基因在HZ32中的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3. 结果 | 第45-58页 |
·zmP4H家族成员的确定以及分析 | 第45-49页 |
·zmP4H基因家族中的选择性剪接现象 | 第49-53页 |
·选择性剪接对zmP4H所编码蛋白质的影响 | 第53页 |
·剪接位点识别强度 | 第53-55页 |
·zmP4H基因在HZ32中淹水胁迫下的表达变化 | 第55-58页 |
4. 讨论 | 第58-63页 |
·正向小重复序列导致的边界模糊是非组成型剪接位点形成的原因 | 第58-59页 |
·P4H基因家族中的选择性剪接 | 第59-61页 |
·HZ32苗期根系中zmP4Hs的淹水应答 | 第61页 |
·选择性剪接转录本与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 | 第61-62页 |
·在HZ32中zmP4Hs的淹水应答过程受到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 第62-63页 |
第四章 zmbRLZ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63-83页 |
1. 背景 | 第63-6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4-73页 |
·实时定量PCR验证 | 第64-65页 |
·zmbRLZ的基因结构和功能预测 | 第65页 |
·zmbRLZ亚细胞定位 | 第65-66页 |
·zmbRLZ体外表达及其与厌氧应答元件的结合分析 | 第66-71页 |
·基于zmbRLZ序列开发功能性标记 | 第71-73页 |
3. 结果 | 第73-79页 |
·real time PCR验证 | 第73页 |
·zmbRLZ基因结构分析和功能预测 | 第73-74页 |
·zmbRLZ编码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 第74页 |
·zmbRLZ体外表达及其与厌氧应答元件的结合分析 | 第74-77页 |
·zmbRLZ基因功能标记开发及其基因组定位 | 第77-79页 |
4. 讨论 | 第79-83页 |
·zmbRLZ在耐渍性不同的材料中的表达差异 | 第79-80页 |
·zmbRLZ的转录因子特性 | 第80页 |
·zmbRLZ与厌氧应答元件的特异结合 | 第80-82页 |
·基于zmbRLZ序列的功能性标记开发及其基因组定位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8页 |
附录 | 第98-107页 |
发表和已经准备的论文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