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57页 |
1.1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 | 第15-17页 |
1.2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的基本化学问题 | 第17-19页 |
1.3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催化体系的发展 | 第19-55页 |
1.3.1 非均相催化体系 | 第21-30页 |
1.3.1.1 烷基锌-活泼氢催化体系 | 第21-22页 |
1.3.1.2 金属羧酸锌催化体系 | 第22-24页 |
1.3.1.3 稀土三元催化体系 | 第24-25页 |
1.3.1.4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体系 | 第25-29页 |
1.3.1.5 负载催化体系 | 第29-30页 |
1.3.2 均相催化体系 | 第30-55页 |
1.3.2.1 锌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第30-37页 |
1.3.2.2 铝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第37-42页 |
1.3.2.3 钴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第42-48页 |
1.3.2.4 铬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第48-51页 |
1.3.2.5 铁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第51-53页 |
1.3.2.6 钛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第53-54页 |
1.3.2.7 均相稀土金属催化体系 | 第54-55页 |
1.4 选题背景与思路 | 第55-57页 |
1.4.1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现存问题 | 第55-56页 |
1.4.2 选题思路 | 第56-57页 |
第2章 大位阻卟啉铝下完全交替聚碳酸酯合成 | 第57-80页 |
2.1 引言 | 第57-5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9-67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59-60页 |
2.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第60-61页 |
2.2.3 卟啉铝配合物1-5合成 | 第61-66页 |
2.2.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 | 第66-67页 |
2.2.5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 | 第6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9页 |
2.3.1 大位阻卟啉配体合成 | 第67-69页 |
2.3.2 配合物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69-73页 |
2.3.2.1 配合物1-3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70-71页 |
2.3.2.2 配合物4-5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71-73页 |
2.3.3 配合物4-5催化PO均聚反应 | 第73-76页 |
2.3.4 聚合物的区域结构选择性 | 第76-78页 |
2.3.5 大位阻配合物催化CO_2与CHO共聚反应 | 第78-7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3章 卟啉铝催化剂下共聚/偶联反应的温度响应性 | 第80-103页 |
3.1 引言 | 第80-8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2-91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82-83页 |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第83-84页 |
3.2.3 卟啉配合物合成 | 第84-90页 |
3.2.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偶联反应 | 第90-91页 |
3.2.5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偶联反应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 | 第9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0页 |
3.3.1 配合物5催化共聚/偶联反应的温度响应性 | 第92-96页 |
3.3.2 配合物6-10催化CO_2与PO共聚/偶联反应 | 第96-98页 |
3.3.3 取代基电子效应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关系 | 第98-10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4章 低聚多中心卟啉铝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103-143页 |
4.1 引言 | 第103-10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5-117页 |
4.2.1 原料与试剂 | 第105-106页 |
4.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第106页 |
4.2.3 降冰片烯基卟啉单体合成 | 第106-115页 |
4.2.3.1 单羟基卟啉合成与表征 | 第109-111页 |
4.2.3.2 降冰片烯基卟啉配体合成与表征 | 第111-115页 |
4.2.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 | 第115-116页 |
4.2.5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 | 第116-11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41页 |
4.3.1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4a-14c合成 | 第117-124页 |
4.3.1.1 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简介 | 第117-119页 |
4.3.1.2 低聚卟啉配体oligo14a-14c合成与表征 | 第119-124页 |
4.3.1.3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4a-14c合成与表征 | 第124页 |
4.3.2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4a-14c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124-127页 |
4.3.2.1 聚合度、助催化剂与催化性能关系 | 第125-126页 |
4.3.2.2 反应温度对配合物14b催化性能影响 | 第126-127页 |
4.3.3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5-16合成 | 第127-129页 |
4.3.3.1 低聚卟啉配体oligo15-16合成与表征 | 第127-129页 |
4.3.3.2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5-16合成与表征 | 第129页 |
4.3.4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5-16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129-132页 |
4.3.4.1 助催化剂与催化性能关系 | 第129-130页 |
4.3.4.2 配合物15-16催化共聚反应 | 第130-132页 |
4.3.5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催化特性原因探究 | 第132-136页 |
4.3.6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7-19合成 | 第136-138页 |
4.3.6.1 低聚卟啉配体oligo17-19合成与表征 | 第136-137页 |
4.3.6.2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7-19合成与表征 | 第137-138页 |
4.3.7 低聚卟啉铝配合物17-19催化CO_2与PO共聚反应 | 第138-139页 |
4.3.8 低聚卟啉铝下CO_2与其它环氧单体共聚反应 | 第139-1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143-144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14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7页 |
致谢 | 第167-1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