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飞行术论文--飞行、驾驶论文

飞行学员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民航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工作目标第10-11页
        1.1.1 民航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第10-11页
        1.1.2 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及主要目标第11页
    1.2 飞行品质监控的发展第11-15页
        1.2.1 飞行品质监控的概念与意义第11-12页
        1.2.2 飞行品质监控程序的构成及分析过程第12-14页
        1.2.3 国内外对飞行品质监控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5-16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目视起落航线标准操作程序的介绍第17-30页
    2.1 起落航线的基本知识第17-18页
    2.2 某型号初级教练机的相关知识第18-23页
        2.2.1 某型号初教机机身介绍第18-19页
        2.2.2 某型号初教机仪表面板介绍第19-23页
    2.3 目标机场介绍第23-24页
    2.4 目视起落航线各阶段的标准操作程序第24-30页
第三章 各飞行阶段评价参数的取值及偏差限定值的确定第30-44页
    3.1 数据来源和基本情况介绍第30-33页
        3.1.1 研究飞行数据的目的第30页
        3.1.2 国内外飞行数据研究现状分析第30页
        3.1.3 数据的来源第30-33页
    3.2 飞行学员飞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3-34页
    3.3 各飞行阶段评价参数的取值和偏差限定值的确定第34-44页
第四章 确定指标权重第44-59页
    4.1 确定指标权重的概念和意义第44页
    4.2 主观赋权法第44-47页
        4.2.1 改进型的序关系分析法(G1-法)介绍第45-47页
    4.3 客观赋权法第47-48页
    4.4 改进型的序关系分析法(G1-法)的应用第48-59页
第五章 飞行学员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59-69页
    5.1 搭建飞行品质评价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第59-60页
    5.2 一边飞行阶段飞行品质评价的数学模型第60-63页
    5.3 模型的验证第63-69页
结论第69-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1第76-78页
附录2第78-80页
附录3第80-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室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及其舒适度评价分析
下一篇:基于空铁联运的航空公司航线网络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