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S与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旅游资源普查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旅游资源普查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旅游资源普查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我国旅游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 | 第17-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2.1.1 旅游资源 | 第17页 |
2.1.2 旅游资源普查 | 第17-18页 |
2.1.3 旅游资源评价 | 第18-19页 |
2.2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 | 第19-23页 |
2.2.1 旅游资源分类 | 第19-21页 |
2.2.2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标准 | 第21-23页 |
2.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第23-26页 |
2.3.1 定性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3.2 定量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3. 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设计 | 第26-45页 |
3.1 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3.1.1 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1.2 可行性分析 | 第27-28页 |
3.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第28-30页 |
3.2.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8页 |
3.2.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3.2.3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9-30页 |
3.3 系统开发平台及关建技术 | 第30-36页 |
3.3.1 开发环境与平台 | 第30页 |
3.3.2 HTML网页设计 | 第30-32页 |
3.3.3 JavaScript语言 | 第32-33页 |
3.3.4 PHP语言 | 第33-34页 |
3.3.5 PostgreSQL数据库 | 第34-35页 |
3.3.6 百度地图API | 第35-36页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6-41页 |
3.4.1 空间数据库组织 | 第36页 |
3.4.2 属性数据库组织 | 第36-39页 |
3.4.3 数据库实体关系 | 第39-41页 |
3.5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1-45页 |
3.5.1 旅游资源采集与网络填报模块 | 第41-42页 |
3.5.2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模块 | 第42-44页 |
3.5.3 旅游资源网络发布与展示模块 | 第44-45页 |
4. 系统实现及案例地验证 | 第45-68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45-47页 |
4.1.1 地理区位 | 第45页 |
4.1.2 社会经济 | 第45-46页 |
4.1.3 历史文化 | 第46页 |
4.1.4 基础建设 | 第46-47页 |
4.1.5 旅游开发现状 | 第47页 |
4.2 系统界面功能实现 | 第47-49页 |
4.2.1 系统登录界面 | 第47页 |
4.2.2 系统工作界面 | 第47-49页 |
4.3 旅游资源采集与录入功能模块实现 | 第49-57页 |
4.3.1 基于LBS的旅游资源外业采集功能 | 第49-50页 |
4.3.2 基于遥感影像的旅游资源内业采集功能 | 第50-51页 |
4.3.3 旅游资源属性数据录入功能 | 第51-54页 |
4.3.4 蓬莱市旅游资源普查成果 | 第54-57页 |
4.4 系统分析与评价模块功能实现 | 第57-64页 |
4.4.1 空间查询功能实现 | 第57-58页 |
4.4.2 统计分析功能实现 | 第58-60页 |
4.4.3 缓冲区分析功能实现 | 第60页 |
4.4.4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功能实现 | 第60-61页 |
4.4.5 旅游资源区域评价功能实现 | 第61-64页 |
4.5 系统可视化模块功能实现 | 第64-68页 |
4.5.1 旅游资源单体的可视化功能实现 | 第64-65页 |
4.5.2 旅游资源的三维可视化 | 第65-6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A 部分功能实现代码 | 第74-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8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