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11-51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1-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41页 |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 第41-4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49-51页 |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 第51-93页 |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 第51-63页 |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 第63-77页 |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 第7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3页 |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 第93-168页 |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 第93-112页 |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 第112-134页 |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 第134-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165-168页 |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 第168-267页 |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168-180页 |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 第180-196页 |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 第196-221页 |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 第221-239页 |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 第239-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263-267页 |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 第267-315页 |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 第267-288页 |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 第288-312页 |
本章小结 | 第312-315页 |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 第315-463页 |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 第315-350页 |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 第350-389页 |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389-424页 |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 第424-460页 |
本章小结 | 第460-463页 |
结语 | 第463-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7-5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3-514页 |
致谢 | 第514-5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