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互花米草湿地氮循环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湿地N循环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1.2 互花米草湿地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 2.1.1 实验样品 | 第17页 | 
| 2.1.2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 2.1.3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 2.2.1 温室模拟系统建立 | 第18-19页 | 
| 2.2.2 野外样地建立 | 第19页 | 
| 2.2.3 环境因子的测定 | 第19-20页 | 
| 2.2.4 土壤含N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2.2.5 水样含N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 2.2.6 植株含N量的测定 | 第21-23页 | 
| 2.2.7 温室气体N_2O的测定 | 第23页 | 
| 2.2.8 稳定性C/N同位素比率的测定 | 第23页 | 
| 2.2.9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5页 | 
| 3.1 温室互花米草模拟湿地系统N素研究 | 第24-34页 | 
| 3.1.1 环境因子 | 第24-26页 | 
| 3.1.2 土壤含N量 | 第26-27页 | 
| 3.1.3 水体含N量 | 第27-28页 | 
| 3.1.4 植物含N量 | 第28-29页 | 
| 3.1.5 互花米草各器官生物量 | 第29-30页 | 
| 3.1.6 温室气体N_2O | 第30-34页 | 
| 3.2 珠海淇澳互花米草湿地系统N素研究 | 第34-45页 | 
| 3.2.1 环境因子 | 第34-36页 | 
| 3.2.2 土壤含N量 | 第36-39页 | 
| 3.2.3 水体含N量 | 第39-41页 | 
| 3.2.4 植物含N量 | 第41-42页 | 
| 3.2.5 温室气体N_2O | 第42-44页 | 
| 3.2.6 稳定性C/N同位素比率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4页 | 
| 4.1 土壤理化性质 | 第45页 | 
| 4.2 底泥含N量与植物的关系 | 第45-47页 | 
| 4.3 上层覆盖水样含N量与土壤含N量的关系 | 第47页 | 
| 4.4 互花米草生物量 | 第47-48页 | 
| 4.5 互花米草对N元素的吸收系数及吸收限 | 第48-49页 | 
| 4.6 温室气体N_2O | 第49-51页 | 
| 4.7 野外互花米草湿地稳定性C/N同位素 | 第51-5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附图:野外工作情况及温室种植实验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第66页 | 
| 研究生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第66页 | 
|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