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专业审计论文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文献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8-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8-19页
        1.3.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碳排放审计与评价的相关概念第20页
    2.2 碳排放审计的特征第20-21页
        2.2.1 碳排放审计的发展的紧迫性和全球性第20-21页
        2.2.2 碳排放审计的复杂性第21页
        2.2.3 碳排放审计制度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第21页
    2.3 碳排放审计的主体与目标第21-22页
        2.3.1 企业碳排放审计的主体第21-22页
        2.3.2 企业碳排放审计的目标第22页
    2.4 碳排放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2-24页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页
        2.4.2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第22-23页
        2.4.3 外部不经济理论第23-24页
第三章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4-31页
    3.1 企业碳排放审计标准第24-25页
        3.1.1 审计范围的差异第24页
        3.1.2 审计程序的差异第24-25页
        3.1.3 计量方法的差异第25页
    3.2 企业碳排放审计评价第25页
    3.3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主体第25-27页
        3.3.1 企业碳排放审计主体分析第26页
        3.3.2 企业碳排放审计人员结构分析第26-27页
    3.4 企业碳排放审计独立性的要求第27页
    3.5 企业碳排放审计收费第27页
    3.6 企业碳排放审计监管第27-29页
        3.6.1 企业碳排放审计监管主体能力分析第28页
        3.6.2 企业碳审计监管分类第28-29页
    3.7 推行企业碳排放审计和评价的障碍分析第29-31页
        3.7.1 碳排放审计理论研究的缺乏第29页
        3.7.2 碳排放审计核算数据的难以获得性第29页
        3.7.3 碳排放审计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第29-30页
        3.7.4 碳排放审计工作开展的不积极性第30-31页
第四章 国外碳排放审计与评价经验的借鉴第31-33页
    4.1 企业碳排放审计主体第31页
    4.2 企业碳排放审计独立性第31-32页
    4.3 企业碳排放审计标准第32页
    4.4 企业碳排放审计监管第32-33页
第五章 国内碳排放审计与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3-49页
    5.1 碳排放审计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原理第33页
        5.1.1 构建碳排放审计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第33页
        5.1.2 构建碳排放审计与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第33页
    5.2 企业碳排放审计的基本程序的构建第33-41页
        5.2.1 初步业务活动第34-36页
        5.2.2 碳排放审计计划第36-38页
        5.2.3 碳排放审计实施阶段第38-40页
        5.2.4 碳排放审计的完成阶段第40-41页
    5.3 碳排放审计评价构建第41-45页
        5.3.1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碳排放评价指标的构建目的第41-42页
        5.3.2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碳排放评价指标的构建原理第42-45页
    5.4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报告的设计第45-49页
        5.4.1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报告的要素第45-46页
        5.4.2 碳排放审计与评价意见的类型第46页
        5.4.3 增加事项段的情形第46-47页
        5.4.4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报告的标准范式第47-49页
第六章 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发展对策第49-53页
    6.1 规范企业碳排放审计与评价主体第49-50页
    6.2 统一碳排放审计与评价标准第50-51页
        6.2.1 碳排放审计标准第50-51页
        6.2.2 碳排放评价标准第51页
    6.3 增强审计独立性第51页
    6.4 加强审计监管第51-52页
        6.4.1 加大监管力度第52页
        6.4.2 丰富监管方式第52页
    6.5 规范碳排放审计与评价收费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直面患者死亡的体验
下一篇: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后不同间隔时间行胃镜检查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