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电化学模型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电池SOC估计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建模及其简化降阶 | 第21-36页 |
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21-22页 |
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3 锂离子电池准二维电化学模型 | 第23-28页 |
2.3.1 固相中的锂离子浓度分布 | 第24-25页 |
2.3.2 液相中的锂离子浓度分布 | 第25页 |
2.3.3 固相中的电势分布 | 第25-26页 |
2.3.4 液相中的电势分布 | 第26页 |
2.3.5 电荷守恒方程 | 第26-27页 |
2.3.6 BV电极动力学方程 | 第27-28页 |
2.4 电化学模型的简化求解 | 第28-35页 |
2.4.1 开路电压的求解 | 第30-31页 |
2.4.2 液相电势的求解 | 第31-34页 |
2.4.3 过电势的求解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LDW-PSO算法的电化学模型参数辨识 | 第36-47页 |
3.1 开路电压表达式拟合 | 第37-38页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8-40页 |
3.2.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8-39页 |
3.2.2 线性递减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9-40页 |
3.3 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选取 | 第40-41页 |
3.4 粒子群算法辨识参数的流程 | 第41-42页 |
3.5 模型参数辨识结果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扩展单粒子模型仿真 | 第47-57页 |
4.1 模型放电特性验证分析 | 第47-49页 |
4.2 恒流放电工况 | 第49-52页 |
4.3 循环脉冲放电工况 | 第52-54页 |
4.4 联邦城市行驶工况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基于扩展单粒子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 第57-67页 |
5.1 电化学模型SOC定义 | 第57-58页 |
5.2 卡尔曼滤波原理 | 第58-62页 |
5.2.1 线性离散系统 | 第58-60页 |
5.2.2 非线性离散系统 | 第60-62页 |
5.3 基于EKF算法的SOC估计 | 第62-64页 |
5.4 SOC估计算法实验验证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第75页 |
1.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5页 |
2.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