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拖曳锚嵌入轨迹研究方法分类 | 第11-16页 |
1.2.1 试验法 | 第11-12页 |
1.2.2 解析法 | 第12-13页 |
1.2.3 数值法 | 第13-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国内主要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2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2 拖曳锚嵌入轨迹的预测方法 | 第20-43页 |
2.1 增量计算思想预测拖曳锚嵌入轨迹 | 第20-22页 |
2.2 反悬链线的研究 | 第22-28页 |
2.2.1 反悬链线力学方程 | 第22-25页 |
2.2.2 反悬链线状态方程 | 第25-28页 |
2.2.3 反悬链线状态方程的特点 | 第28页 |
2.3 拖曳锚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8-36页 |
2.3.1 极限平衡法 | 第28-31页 |
2.3.2 塑性上限法 | 第31-35页 |
2.3.3 数值法 | 第35-36页 |
2.4 基于极限平衡法计算拖曳锚承载力的拖曳锚嵌入轨迹预测 | 第36-39页 |
2.4.1 轨迹预测基本思想 | 第36页 |
2.4.2 基本假设 | 第36-37页 |
2.4.3 计算过程 | 第37-38页 |
2.4.4 轨迹预测结果 | 第38-39页 |
2.5 基于塑性上限法计算拖曳锚承载力的拖曳锚嵌入轨迹预测 | 第39-42页 |
2.5.1 轨迹预测基本思想 | 第39-40页 |
2.5.2 基本假设 | 第40页 |
2.5.3 计算过程 | 第40-41页 |
2.5.4 轨迹预测结果 | 第41-42页 |
2.6 小结 | 第42-43页 |
3 拖曳锚承载力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3-59页 |
3.1 有限元模型概述 | 第43-45页 |
3.2 本构模型与几何参数 | 第45-49页 |
3.2.1 拖曳锚材料本构关系与几何参数 | 第45-47页 |
3.2.2 海床土体本构关系与几何参数 | 第47-48页 |
3.2.3 海床土体边界 | 第48-49页 |
3.3 摩擦接触设置 | 第49-53页 |
3.3.1 接触对的定义 | 第51-52页 |
3.3.2 关键字与实常数的定义 | 第52页 |
3.3.3 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3.4 荷载施加 | 第53-54页 |
3.5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54-56页 |
3.6 计算参数变化 | 第56-58页 |
3.6.1 海床土弹性模量 | 第56-57页 |
3.6.2 摩擦系数 | 第57-58页 |
3.7 小结 | 第58-59页 |
4 拖曳锚轨迹预测 | 第59-71页 |
4.1 轨迹预测的基本假设 | 第60页 |
4.2 拖曳锚嵌入轨迹预测方法的验证 | 第60-64页 |
4.3 初始嵌入角度对拖曳锚嵌入轨迹的影响 | 第64-67页 |
4.4 拖曳锚拉力与锚板夹角对拖曳锚嵌入轨迹的影响 | 第67-70页 |
4.5 小结 | 第70-7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