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乳状液微波与超声波破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微波破乳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2 超声波破乳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联合破乳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4 小结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实验介绍 | 第14-33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14-20页 |
2.1.1 超声波破乳原理 | 第14-17页 |
2.1.2 微波破乳原理 | 第17-19页 |
2.1.3 小结 | 第19-20页 |
2.2 实验设备简介 | 第20-27页 |
2.2.1 油水乳化装置 | 第20页 |
2.2.2 超声波破乳装置 | 第20-24页 |
2.2.3 微波破乳装置 | 第24-25页 |
2.2.4 微观结构分析装置 | 第25-27页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7-29页 |
2.3.1 原油乳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3.2 热化学破乳实验 | 第27-28页 |
2.3.3 超声波破乳实验 | 第28页 |
2.3.4 微波破乳实验 | 第28-29页 |
2.3.5 微观结构分析实验 | 第29页 |
2.4 实验油样基础物性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超声波破乳实验 | 第33-46页 |
3.1 破乳剂浓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 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超声波频率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 超声波功率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温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 含水率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41-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微波破乳实验 | 第46-59页 |
4.1 微波加热与水浴加热对比 | 第46-47页 |
4.2 确定破乳剂用量 | 第47-48页 |
4.3 微波辐射条件对脱水率的影响 | 第48-52页 |
4.4 含水率对微波破乳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微波破乳非热效应研究 | 第54-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不同破乳方式对比与联合破乳实验 | 第59-73页 |
5.1 不同破乳方式脱水效果对比 | 第59-64页 |
5.1.1 脱水率对比 | 第59-61页 |
5.1.2 微观结构对比 | 第61-63页 |
5.1.3 电导率对比 | 第63-64页 |
5.2 不同原油乳状液破乳效果对比 | 第64-68页 |
5.3 微波与超声波联合破乳 | 第68-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A 实验油样黏度数据 | 第79-80页 |
附录B 超声波破乳实验数据 | 第80-82页 |
附录C 微波破乳实验数据 | 第82-87页 |
附录D 不同破乳方式实验数据 | 第87-90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