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磁流变阻尼器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磁流变材料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磁流变脂材料 | 第12-14页 |
1.2.3 磁流变阻尼器 | 第14-15页 |
1.2.4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第15-19页 |
1.3 磁流变阻尼器密封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粘弹性材料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4.1 粘弹性材料力学特性 | 第21-22页 |
1.4.2 粘弹性材料力学性能因素 | 第22-23页 |
1.4.3 粘弹性材料应用 | 第23-24页 |
1.5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4-25页 |
第2章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设计 | 第25-37页 |
2.1 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密封方法及泄漏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2.1.1 传统磁流变阻尼器构造 | 第25-26页 |
2.1.2 传统磁流变阻尼器泄漏成因 | 第26-28页 |
2.2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设计 | 第28-36页 |
2.2.1 磁流变脂的选用 | 第28-30页 |
2.2.2 几何设计 | 第30-32页 |
2.2.3 粘弹性材料硫化粘结 | 第32-33页 |
2.2.4 磁路分析 | 第33-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力学模型 | 第37-53页 |
3.1 粘弹性材料翘曲变形分析 | 第37-42页 |
3.1.1 粘弹性材料翘曲变形对间隙流量的影响 | 第38页 |
3.1.2 磁流变阻尼力修正系数计算 | 第38-41页 |
3.1.3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修正的力学模型 | 第41-42页 |
3.2 流体压强的荷载形式 | 第42-44页 |
3.3 粘弹性材料变形体积计算 | 第44-48页 |
3.3.1 粘弹性材料变形挠度曲线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3.3.2 有限元计算验证挠度曲线 | 第46-47页 |
3.3.3 粘弹性材料变形体积计算 | 第47-48页 |
3.4 压强与变形的流固耦合计算 | 第48-52页 |
3.4.1 压强与变形流固耦合关系 | 第48页 |
3.4.2 耦合循环程序 | 第48-49页 |
3.4.3 循环计算结果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性能试验 | 第53-71页 |
4.1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性能试验概况 | 第53-55页 |
4.1.1 试验目的 | 第53页 |
4.1.2 试验设备 | 第53-55页 |
4.2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密封循环试验 | 第55-57页 |
4.2.1 密封性能试验工况 | 第56页 |
4.2.2 密封性能试验结果 | 第56-57页 |
4.3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性能试验 | 第57-63页 |
4.3.1 性能试验工况 | 第57-58页 |
4.3.2 试验结果 | 第58-63页 |
4.4 数据处理分析 | 第63-66页 |
4.4.1 拟合粘弹性材料力学模型 | 第63-65页 |
4.4.2 拟合普通磁流变脂阻尼器力学模型 | 第65-66页 |
4.5 防泄漏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验证 | 第66-70页 |
4.5.1 验证思路 | 第66-67页 |
4.5.2 验证模型 | 第67-68页 |
4.5.3 拟合修正系数与电流的关系 | 第68-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改进的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有限元分析 | 第71-82页 |
5.1 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的改进设计 | 第71-73页 |
5.2 改进防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有限元分析 | 第73-78页 |
5.2.1 未设置钢圈的粘弹性材料有限元分析 | 第73-74页 |
5.2.2 设置钢圈的粘弹性材料有限元分析 | 第74-77页 |
5.2.3 钢圈厚度与数量对粘弹性材料变形控制效果 | 第77-78页 |
5.3 改进的防泄漏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第78-81页 |
5.3.1 理论计算粘弹性材料挠度曲线 | 第78-80页 |
5.3.2 有限元仿真验算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88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