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I-B-Svi型CRISPR-Cas3系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编辑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概述第11-20页
    1.1 CRISPR/Cas系统第11-12页
    1.2 CRISPR/Cas系统在细胞中的应用第12-14页
    1.3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第14-15页
    1.4 I-B-Svi型CRISPR/Cas系统发现第15-16页
    1.5 I-B-Svi型CRISPR/Cas3系统第16-17页
    1.6 CRISPR/Cas3打靶基因信息第17-18页
        1.6.1 drosha基因第17-18页
        1.6.2 vegfa基因第18页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CRISPR-sCas3系统在3T3细胞中的基因编辑第20-56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20-27页
        2.2.1 细胞第20-21页
        2.2.2 菌株与质粒第21-22页
        2.2.3 试剂/药品、试剂盒第22-24页
        2.2.4 溶液/培养基的配制第24-25页
        2.2.5 使用仪器第25-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44页
        2.3.1 vegfa基因gRNA序列的设计与合成第27-30页
        2.3.2 vegfa基因同源修复模版tDNA的设计及扩增第30-32页
        2.3.3 引物序列的设计及合成第32-33页
        2.3.4 E.coli TOP10和3T3细胞的培养第33-35页
        2.3.5 3T3细胞基因组以及质粒的的提取第35-37页
        2.3.6 质粒构建元件的PCR扩增及纯化第37-39页
        2.3.7 质粒的构建第39-42页
        2.3.8 TOP10菌株感受态的制备第42-43页
        2.3.9 质粒转化及验证第43页
        2.3.10 3T3细胞的转染及基因组编辑验证第43-4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2.4.1 3T3细胞基因组及原始质粒的提取第44-45页
        2.4.2 CRISPR-hCas9质粒线性化第45-46页
        2.4.3 vegfa gDNA构建元件的制备第46-47页
        2.4.4 3T3细胞同源交换模板t-vegfa::egfp的制备第47-48页
        2.4.5 scas3片段PCR扩增结果第48-49页
        2.4.6 CRISPR-sCas3质粒的构建第49-50页
        2.4.7 CRISPR-hCas9-t/g(vegfa)和CRISPR-sCas3-t/g(vegfa)质粒的构建结果第50-52页
        2.4.8 NIH 3T3细胞vegfa基因靶位点同源重组修复结果第52-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碱基优化的CRISPR-hCas3系统在293T细胞中的基因编辑第56-82页
    3.1 前言第56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56-58页
        3.2.1 细胞第56-57页
        3.2.2 菌株与质粒第57-58页
        3.2.3 试剂/药品、试剂盒第58页
        3.2.4 实验仪器第58页
    3.3 实验方法第58-70页
        3.3.1 drosha基因gRNA序列的设计及合成第59-60页
        3.3.2 drosha基因同源修复模版tDNA的设计及扩增第60-61页
        3.3.3 引物序列第61-62页
        3.3.4 cas3序列的碱基优化第62-64页
        3.3.5 293T细胞的培养第64页
        3.3.6 293T细胞基因组的提取和质粒的抽提第64页
        3.3.7 质粒构建元件第64-67页
        3.3.8 打靶质粒的构建第67-69页
        3.3.9 质粒的转化及验证第69页
        3.3.10 293T细胞的转染及基因组编辑验证第69-7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70-81页
        3.4.1 293T细胞基因组的提取第70页
        3.4.2 质粒构建元件的制备结果第70-73页
        3.4.3 AIO-Mcherry-hCas3质粒构建第73-74页
        3.4.4 AIO-Mcherry-hCas3-t/g质粒构建结果第74-75页
        3.4.5 293T细胞编辑结果验证第75-81页
    3.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脱靶分析第82-89页
    4.1 前言第82页
    4.2 脱靶位点序列分析第82-84页
    4.3 脱靶位点PCR分析第84-85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85-88页
    4.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5.1 总结第89-90页
    5.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附录第97-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文章与专利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菊糖蔗糖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鉴定及其性质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RNA编辑因子(MORF2)和线粒体RNA聚合酶(RPOTm)结构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