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RNA编辑因子(MORF2)和线粒体RNA聚合酶(RPOTm)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部分 拟南芥MORF2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第12-6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3页
        1.1 RNA编辑第12-14页
        1.2 与RNA编辑相关蛋白第14-21页
            1.2.1 PPR蛋白家族第14-16页
            1.2.2 MORF蛋白家族第16-20页
            1.2.3 ORRM蛋白第20-21页
            1.2.4 其他RNA编辑因子第21页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以及创新性第21-23页
            1.3.1 选题依据第21-22页
            1.3.2 选题创新性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7页
        2.1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31页
            2.1.1 菌种第23页
            2.1.2 表达载体第23页
            2.1.3 试剂的配置第23-26页
                2.1.3.1 培养基配置第23-24页
                2.1.3.2 抗生素的配置第24页
                2.1.3.3 SDS-PAGE试剂的配置第24-25页
                2.1.3.4 常规试剂配置第25-26页
            2.1.4 实验设备第26-27页
            2.1.5 菌种保存第27页
            2.1.6 感受态细胞的制作第27页
            2.1.7 PCR反应第27-29页
            2.1.8 基因和载体的酶切第29页
            2.1.9 连接反应第29-30页
            2.1.10 转化第30页
            2.1.11 鉴定重组质粒第30-31页
        2.2 蛋白表达和纯化第31-35页
            2.2.1 蛋白表达流程第31-33页
            2.2.2 蛋白纯化第33页
            2.2.3 亲和层析方法第33-34页
            2.2.4 离子交换层析方法第34页
            2.2.5 凝胶滤过层析方法第34-35页
        2.3 蛋白晶体生长第35页
            2.3.1 晶体筛选第35页
            2.3.2 晶体优化第35页
        2.4 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第35-37页
    第三章 MORF2蛋白晶体生长和结构解析第37-44页
        3.1 AtMORF2基因与蛋白序列信息第37-38页
        3.2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和表达载体构建第38页
        3.3 AtMORF2的表达和纯化第38-40页
        3.4 晶体筛选和优化第40-41页
        3.5 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第41-44页
    第四章 MORF2蛋白整体结构第44-52页
        4.1 AtMORF2整体结构第44-46页
        4.2 二聚体的结构基础第46-49页
        4.3 与PPR蛋白的相互作用第49-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5.1 总结第52页
        5.2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第二部分 拟南芥RPOTm蛋白的克隆表达与纯化第62-90页
    第一章 引言第62-68页
        1.1 RNA聚合酶简介第62页
        1.2 多体RNA聚合酶第62-64页
        1.3 单体RNA聚合酶第64-66页
        1.4 RPOT基因简介第66-6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8-69页
    第三章 RPOTm蛋白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第69-84页
        3.1 拟南芥RPOTm蛋白的序列分析第69-72页
        3.2 拟南芥RPOTm蛋白的构建第72-73页
        3.3 拟南芥RPOTm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73-83页
            3.3.1 第一批构建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73-77页
                3.3.1.1 试表达第73-74页
                3.3.1.2 Ni-NTA亲和层析第74-75页
                3.3.1.3 凝胶过滤层析第75-76页
                3.3.1.4 质谱分析结果第76-77页
            3.3.2 第二批构建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77-83页
                3.3.2.1 新截短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77-78页
                3.3.2.2 带有MBP助溶标签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78-82页
                3.3.2.3 两端带有His6标签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82-83页
        3.4 拟南芥RPOTm蛋白的晶体生长与筛选第83-84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5页
        4.1 总结第84页
        4.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附录第90-97页
致谢第97-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B-Svi型CRISPR-Cas3系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编辑
下一篇: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肝细胞癌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