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导则的适宜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1.1 相关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当前导则编制模式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1-19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述评 | 第17-19页 |
1.4 研究课题的确立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方向的确定 | 第19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4 各章节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5.1 研究过程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 第20-21页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应用 | 第23-39页 |
2.1 历史街区保护理论 | 第23-27页 |
2.1.1 从文化遗产到活态文化 | 第23-24页 |
2.1.2 历史街区定义 | 第24-25页 |
2.1.3 历史街区保护理念与方法 | 第25-27页 |
2.2 城市设计导则的适宜性 | 第27-31页 |
2.2.1 城市设计导则定义 | 第27-28页 |
2.2.2 历史街区导则要素拓展 | 第28-31页 |
2.2.3 适宜性的概念与内涵解析 | 第31页 |
2.3 四种城市设计理论 | 第31-35页 |
2.3.1 场所 | 第31-32页 |
2.3.2 类型学 | 第32-33页 |
2.3.3 控制论 | 第33-34页 |
2.3.4 符号学 | 第34-35页 |
2.4 设计科学与管理行为 | 第35-38页 |
2.4.1 设计科学 | 第35-36页 |
2.4.2 管理决策理论 | 第36-37页 |
2.4.3 “有限度的理性” | 第37页 |
2.4.4 “令人满意的准则”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导则要素体系构建 | 第39-61页 |
3.1 导则适宜性思考过程 | 第39-46页 |
3.1.1 适宜性问题导入 | 第39-40页 |
3.1.2 导则适宜性的原则 | 第40-41页 |
3.1.3 导则描述方式(状态/过程描述) | 第41-42页 |
3.1.4 导则适宜性分类方法 | 第42-45页 |
3.1.5 规定性与绩效性导则 | 第45-46页 |
3.2 历史街区导则要素分类 | 第46-50页 |
3.3 导则“适宜性”要素等级体系构建 | 第50-55页 |
3.3.1 等级系统形态设计原理 | 第51-52页 |
3.3.2 导则要素结构层级划分 | 第52-55页 |
3.4 历史街区导则“适宜性”要素网格分析 | 第55-60页 |
3.4.1 “活态文化”与导则要素的关联性 | 第55页 |
3.4.2 导则控制引导内容 | 第55-56页 |
3.4.3 导则协同决策机制 | 第56-58页 |
3.4.4 导则要素网格分析法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管理运行下的导则设计语言调适 | 第61-73页 |
4.1 设计语言与管理语言 | 第61-62页 |
4.1.1 设计语言 | 第61页 |
4.1.2 管理语言 | 第61-62页 |
4.2 导则控制管理方法 | 第62-66页 |
4.2.1 原则控制 | 第63-64页 |
4.2.2 规则控制 | 第64页 |
4.2.3 标准控制 | 第64-65页 |
4.2.4 定位控制 | 第65-66页 |
4.3 导则编制与实施管理衔接方式 | 第66-68页 |
4.3.1 导则与法定规划 | 第66-67页 |
4.3.2 导则与技术管理规定 | 第67-68页 |
4.3.3 导则与建设审批程序 | 第68页 |
4.4 历史街区导则适宜性审议机制 | 第68-72页 |
4.4.1 专业审议组织建设 | 第68-69页 |
4.4.2 规定性导则-非量裁审议 | 第69页 |
4.4.3 绩效性导则-量裁审议 | 第69页 |
4.4.4 导则审议程序 | 第69-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厦门市鼓浪屿历史街区导则适宜性实证研究 | 第73-116页 |
5.1 鼓浪屿发展概况与研究范围 | 第73-75页 |
5.1.1 发展历程概况 | 第73页 |
5.1.2 研究范围界定 | 第73-75页 |
5.2 鼓浪屿导则要素类型分析 | 第75-82页 |
5.3 历史街区导则成果表达要求 | 第82-85页 |
5.3.1 文字部分 | 第82-83页 |
5.3.2 图纸部分 | 第83-85页 |
5.4 鼓浪屿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导则 | 第85-113页 |
5.4.1 历史地段总体空间格局管控 | 第85-94页 |
5.4.2 运动系统及开放空间要素管控 | 第94-100页 |
5.4.3 建筑形态要素管控 | 第100-106页 |
5.4.4 街区环境设施要素管控 | 第106-109页 |
5.4.5 支撑行为活动要素管控 | 第109-113页 |
5.5 导则矩阵评价体系构建 | 第113-11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附录 | 第123-12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