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4-2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4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一章 社区矫正运行机制之概论 | 第25-49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的基本要义 | 第25-35页 |
一、社区矫正的基本内涵 | 第25-27页 |
二、法律运行的基本特征 | 第27-29页 |
三、法律机制的基本特征 | 第29-31页 |
四、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 第31-35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的价值剖析 | 第35-44页 |
一、社区矫正运行的刑罚人道价值 | 第35-39页 |
二、社区矫正运行的社会福利价值 | 第39-41页 |
三、社区矫正运行的法律经济价值 | 第41-44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的性质辨析 | 第44-49页 |
一、观点概览:社区矫正运行性质的现有学说 | 第44-45页 |
二、观点衍新:社区刑罚执行 | 第45-49页 |
第二章 社区矫正运行之审前调查评估论 | 第49-72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概述 | 第49-55页 |
一、问题提出: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探讨意义 | 第49-51页 |
二、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 第51-53页 |
三、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司法性 | 第53-55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问题 | 第55-63页 |
一、定性的模糊 | 第55-58页 |
二、权责的不明 | 第58-61页 |
三、考量的缺失 | 第61-63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完善 | 第63-72页 |
一、审前调查评估应成为必经程序 | 第63-66页 |
二、审前调查评估应制约法官裁量 | 第66-69页 |
三、审前调查评估应全面细化内容 | 第69-72页 |
第三章 社区矫正运行之管理机制论 | 第72-92页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机制概览 | 第72-79页 |
一、社区矫正管理机制的雏形 | 第72-73页 |
二、社区矫正管理机制的发展 | 第73-75页 |
三、社区矫正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75-79页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机制评价 | 第79-86页 |
一、刑事执法观念淡薄 | 第79-81页 |
二、专业程度有待提升 | 第81-83页 |
三、管理机关职能受限 | 第83-86页 |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机制完善 | 第86-92页 |
一、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 | 第86-88页 |
二、管理机制的具体模型 | 第88-92页 |
第四章 社区矫正运行之矫后评估论 | 第92-112页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矫后评估的现状 | 第92-99页 |
一、成本效益导向的考察 | 第92-94页 |
二、重新犯罪标准的分析 | 第94-96页 |
三、缓刑、假释的失败率审视 | 第96-99页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现行矫后评估的局限 | 第99-103页 |
一、法律依据不足、机制有待完善 | 第99-101页 |
二、评估不规范、标准不统一 | 第101-102页 |
三、评估主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102-103页 |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矫后评估的完善 | 第103-112页 |
一、我国社区矫正矫后评估的应有原则 | 第103-105页 |
二、我国社区矫正矫后评估的应有路径 | 第105-107页 |
三、我国社区矫正矫后评估的应有举措 | 第107-112页 |
第五章 社区矫正运行之监督机制论 | 第112-135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运行的人大监督 | 第112-119页 |
一、社区矫正人大监督的价值 | 第112-114页 |
二、社区矫正人大监督的开展 | 第114-117页 |
三、社区矫正人大监督的规范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运行的检察监督 | 第119-126页 |
一、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相关概念 | 第119-122页 |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122-124页 |
三、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完善路径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运行的社会监督 | 第126-135页 |
一、社区矫正社会监督的主体 | 第127-130页 |
二、社区矫正社会监督的困境 | 第130-132页 |
三、社区矫正社会监督的改进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8-149页 |
附录 | 第149-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