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史论文

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2页
   ·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第12-20页
     ·相关文献资料第12-14页
     ·研究现状第14-20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学术创新及存在的不足第20-24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第22-24页
第2章 建国以前中国农村建设回顾第24-66页
   ·晚清的兴农运动第24-27页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第27-37页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第29-31页
     ·梁漱溟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菏泽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第31-32页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实验第32-33页
     ·高阳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第33页
     ·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第33-34页
     ·陶行知的晓庄实验第34-35页
     ·中国国民党主持的乡村改进实验第35-37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第37-66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第37-44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第44-66页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第66-98页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彻底获得新生第66-81页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准备第67-73页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开展第73-76页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第76-81页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第81-98页
     ·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改造个体农业的设想第81-86页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出现的新情况第86-89页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第89-98页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展开第98-136页
   ·建国初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第98-109页
     ·关于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第101-104页
     ·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工作第104-106页
     ·在农村组织开展爱国丰产运动第106-107页
     ·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第107-108页
     ·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第108-109页
   ·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第109-121页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109页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第109-112页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第112页
  新农村的规划第112-121页
   ·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第121-136页
     ·掀起农村生产生活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潮第121-127页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第127-128页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第128-130页
     ·整顿与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第130-136页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上)第136-170页
   ·农业大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大努力第136-157页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与农业大跃进的兴起第136-142页
     ·农业大跃进运动中的农村建设工作第142-157页
   ·人民公社成为当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第157-167页
     ·毛泽东拓荒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第157-160页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第160-165页
     ·初期人民公社的特征第165-167页
   ·农村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第167-170页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下)第170-206页
   ·调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向现实回归第170-178页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初步调整第170-173页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第173-178页
   ·在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继续推进农村建设第178-190页
     ·清理劳动力,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第178-180页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180-181页
     ·调整农产品征购政策,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第181-182页
     ·进一步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村建设第182-186页
     ·继续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项事业的建设第186-190页
   ·逐渐被纳入阶级斗争轨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90-206页
     ·党内农村政策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第190-194页
     ·农村"四清"运动的开展第194-200页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初步开展第200-206页
结语: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第206-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30-232页
致谢第232-233页

论文共2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科技与世界文明--兼论唐代科技的世界地位
下一篇: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