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汽车制动器热衰退性能及相关制动安全检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0页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第13-15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制动热衰退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5-25页
     ·制动器摩擦表面温度、摩擦副温度场及其热衰退研究综述第17-23页
     ·有关汽车抗热衰退性能研究综述第23-25页
   ·汽车制动热衰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5-27页
     ·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发展趋势第26-27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7-3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2章 制动器三维热-机耦合瞬态温度场及制动副摩擦系数温度特性第30-41页
   ·引言第30-31页
   ·摩擦表面温度、摩擦副摩擦系数及其温度特性第31-32页
   ·制动器的热-机耦合数学模型第32-35页
     ·瞬态温度场控制方程第33-34页
     ·热弹性运动微分方程第34-35页
   ·制动器三维热-机耦合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35-38页
     ·前处理第35-36页
     ·制动器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及摩擦系数温度特性验证第36-38页
   ·制动器耦合系统的热衰退摩擦性能分析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循环制动时的汽车制动抗热衰退性能研究第41-65页
   ·引言第41-43页
   ·汽车耦合制动模型建立第43-45页
     ·汽车制动能量耗散形式及耦合参数第43-44页
     ·汽车耦合制动车辆模型的组成第44页
     ·汽车耦合制动车辆模型验证第44-45页
   ·汽车Ⅰ型热衰退虚拟试验第45-50页
     ·制动热衰退虚拟试验第45-46页
     ·计算流程第46-48页
     ·Ⅰ型热衰退虚拟试验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汽车抗热衰退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50-63页
     ·路面附着条件第50-51页
     ·循环周期的影响第51-53页
     ·循环制动减速度影响第53-55页
     ·各轴间名义制动力分配影响第55-56页
     ·汽车载质量影响第56-58页
     ·制动鼓(盘)质量影响第58-60页
     ·ABS作用对汽车抗热衰退性能的影响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恒速制动时汽车抗热衰退性能研究第65-92页
   ·引言第65-66页
   ·恒速制动时存在的耦合关系第66-67页
   ·长下坡时使用发动机制动的必要性第67-68页
   ·汽车恒速制动时的能量平衡方程及制动器耗散功率第68-69页
   ·汽车恒速制动时抗热衰退性能虚拟试验系统第69-71页
     ·车辆Ⅱ型试验第69-70页
     ·汽车恒速制动时抗热衰退性能虚拟试验系统组成第70-71页
   ·Ⅱ型虚拟试验汽车制动抗热衰退性能虚拟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1-72页
     ·工况条件第71页
     ·Ⅱ型虚拟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1-72页
   ·不同因素对恒速制动时汽车制动抗热衰退性能的影响第72-85页
     ·各轴间名义制动力分配的影响第73-75页
     ·环境温度第75-76页
     ·制动鼓(盘)散热面积的影响第76-78页
     ·坡度影响第78-80页
     ·车速影响第80-82页
     ·载质量影响第82-83页
     ·变速器档位影响第83-85页
   ·应用结合循环制动的模糊控速策略,提高汽车下坡抗热衰退性能第85-89页
   ·本章小结第89-92页
第5章 典型制动热衰退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第92-118页
   ·引言第92-93页
   ·制动热衰退过程中各轴实际制动力分配的变化第93-95页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第95-97页
     ·不同车轮路面附着相同时的理想分配第95-96页
     ·不同车轮考虑路面附着差别时的理想制动力分配第96-97页
   ·汽车在热衰退过程中的制动效能第97页
   ·典型制动热衰退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第97-115页
     ·制动热衰退安全性检测分析评价系统组成与进行安全检测的基本思路第97-98页
     ·循环制动过程安全性分析第98-105页
     ·恒速制动过程安全性分析第105-113页
     ·应用结合循环制动模糊控速策略时的下坡控速过程安全性分析第113-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1页
   ·结论第118-120页
   ·研究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附录第134-13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系统控制及故障监控策略研究
下一篇:电控汽油/CNG两用燃料发动机故障模拟试验及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