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温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9页
    1.1 锂离子电池第9-11页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1-17页
        1.2.1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类正极材料第12-13页
        1.2.2 高比容量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3-14页
        1.2.3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第14-15页
        1.2.4 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第15-17页
    1.3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第17-23页
        1.3.1 锂盐第17-20页
        1.3.2 溶剂第20-23页
    1.4 离子液体电解质第23-27页
        1.4.1 纯离子液体电解质第24-26页
        1.4.2 离子液体/有机溶剂混合电解质第26-27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第27-29页
        1.5.1 研究目的第27页
        1.5.2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5.3 创新点第28-29页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和测试方法第29-36页
    2.1 实验原料第29-30页
    2.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3 实验方法第31-36页
        2.3.1 材料制备第31-33页
        2.3.2 电解质的物化性质表征第33页
        2.3.3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33-34页
        2.3.4 材料表征方法第34-36页
第3章 高温高电压高安全性离子液体/环丁砜/LIDFOB电解质的研究第36-74页
    3.1 引言第36-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72页
        3.3.1 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第39-43页
        3.3.2 室温下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43-47页
        3.3.3 55℃下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47-54页
        3.3.4 70℃下的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54-60页
        3.3.5 循环前后富锂正极表面分析第60-62页
        3.3.6 85℃下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62-67页
        3.3.7 锂盐对Li/Li-rich电池的影响第67-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高温高电压高安全性离子液体/FEC/LIDFOB电解质的研究第74-104页
    4.1 引言第74-76页
    4.2 实验部分第7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6-102页
        4.3.1 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第76-80页
        4.3.2 室温下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80-85页
        4.3.3 55℃下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第85-93页
        4.3.4 70℃下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93-100页
        4.3.5 循环前后富锂正极表面分析第100-102页
    4.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4页
附录第114-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光谱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肝素对聚乙烯醇表面的抗污修饰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