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我国认缴资本制的概述 | 第9-15页 |
(一) 我国认缴资本制的概念及性质 | 第9-11页 |
1. 我国认缴资本制的概念 | 第9页 |
2. 我国认缴资本制的性质 | 第9-11页 |
(二) 认缴资本制与实缴资本制的区别 | 第11-13页 |
(三) 认缴资本制下资本三原则适用的变化 | 第13-15页 |
1. 资本确定原则的减弱 | 第13-14页 |
2. 资本维持原则的强化 | 第14页 |
3. 资本不变原则的宽松 | 第14-15页 |
二、认缴资本制在我国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24页 |
(一) 认缴资本制下股东未按期实际缴纳出资的适用问题 | 第15-17页 |
1. 股东都未按期实际缴纳出资的救济缺陷 | 第15-16页 |
2. 个别股东未按期实际缴纳出资的法律冲突 | 第16-17页 |
(二) 认缴资本制下股东恶意规避出资义务的责任问题 | 第17-18页 |
1. 股东恶意规避出资义务的认定较难 | 第17页 |
2.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股东恶意规避出资义务的救济缺失 | 第17-18页 |
(三) 认缴资本制下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适用问题 | 第18-20页 |
1. 认缴资本制下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存在之争 | 第18-19页 |
2. 认缴资本制下对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的适用问题 | 第19-20页 |
3. 认缴资本制下对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行为的适用问题 | 第20页 |
(四) 认缴资本制下未实缴资本相关案件的适用问题 | 第20-24页 |
1. 认缴资本制下催收未实缴出资案件的适用问题 | 第21-22页 |
2. 认缴资本制下未实际缴纳出资即转让股权的案件处理的复杂化 | 第22-24页 |
三、认缴资本制下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建议 | 第24-34页 |
(一) 针对股东未按期实缴,完善催缴出资的相关规定 | 第24-26页 |
1. 建立催缴出资程序作为催缴诉讼的前置程序 | 第24-25页 |
2. 对届期未实缴的股东,限制其股东权利 | 第25-26页 |
(二) 对恶意规避出资行为的规制 | 第26-27页 |
1. 对属于恶意规避出资的认定 | 第26-27页 |
2. 构建恶意规避出资行为的救济机制 | 第27页 |
(三) 针对认缴资本下虚报注册资本问题的解决建议 | 第27-28页 |
1. 对股东约定的出资协议进行适度审查 | 第27-28页 |
2. 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28页 |
(四) 适度调整《公司法》的规定,使其与认缴资本制进行衔接 | 第28-29页 |
(五) 完善人格否认制度在认缴资本制下的适用 | 第29-31页 |
1. 对资本显著不足标准的重新认定 | 第29-30页 |
2. 实行有限制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30-31页 |
(六) 完善我国的公司信息披露机制 | 第31-34页 |
1. 完善公司财务信息的公开制度 | 第32页 |
2. 加大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创建企业的信用信息统一平台 | 第32页 |
3. 行政执行中应明确相关职责,加强执法力度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