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负载β-内酰胺酶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降解青霉素G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前言第8-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及解决方法第10-13页
        1.1.1 抗生素残留的来源第10页
        1.1.2 抗生素残留产生的危害第10-12页
        1.1.3 抗生素残留的解决方法第12-13页
    1.2 β-内酰胺酶概述第13-16页
        1.2.1 β-内酰胺酶的分类第13-14页
        1.2.2 TEM型 β-内酰胺酶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第14-16页
    1.3 酶固定化概述第16-20页
        1.3.1 固定化酶方法第16-18页
        1.3.2 固定化对酶活性的影响第18-19页
        1.3.3 磁性纳米粒固定化酶的应用第19-20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共价结合β-内酰胺酶MNPs的制备及其降解青霉素G效能的评价第22-42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1.2 实验仪器第23页
    2.2 β-内酰胺酶-MNPs共价结合及工艺优化第23-26页
        2.2.1 β-内酰胺酶-MNPs共价结合第23-24页
        2.2.2 共价结合过程的工艺优化第24-25页
        2.2.3 β-内酰胺酶活力测定第25-26页
    2.3 负载β-内酰胺酶MNPs的表征及效能评价第26-30页
        2.3.1 负载β-内酰胺酶MNPs的表征第26页
        2.3.2 降解青霉素G效能的评价第26-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2.4.1 β-内酰胺酶-MNPs共价结合工艺优化结果第30-32页
        2.4.2 负载β-内酰胺酶MNPs的表征第32-37页
        2.4.3 降解青霉素G的效能第37-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交联后固定化β-内酰胺酶MNPs的制备及性能考察第42-54页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2-43页
        3.1.1 实验试剂第42页
        3.1.2 实验仪器第42-43页
    3.2 实验方法第43-45页
        3.2.1 交联后固定化β-内酰胺酶MNPs的合成及工艺优化第43-44页
        3.2.2 交联后固定化β-内酰胺酶MNPs表征及性能评价第44-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3.3.1 交联后固定化β-内酰胺酶MNPs工艺优化结果第45-46页
        3.3.2 交联后固定化β-内酰胺酶-MNPs的表征及性能第46-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交联后固定化β-内酰胺酶MNPs在发酵废液中对青霉素G降解的考察第54-64页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54-55页
        4.1.1 实验材料第54页
        4.1.2 实验仪器第54-55页
    4.2 实验方法第55-57页
        4.2.1 模拟废水中β-内酰胺酶的活力测定第55-56页
        4.2.2 模拟废液的最适降解条件测定第56页
        4.2.3 固定化酶在模拟废液中的重复性第56-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4.3.1 模拟废水的最适降解条件第57-59页
        4.3.2 固定化酶在模拟废液中的重复性第59-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带结构和助催化剂对臭氧光催化水处理过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比率型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对水体污染物的检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