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成立条件的认定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自首成立条件的实证分析 | 第15-19页 |
一、典型案件事实与争议焦点分析 | 第15-16页 |
(一)典型案件事实 | 第15页 |
(二)案件争议焦点分析 | 第15-16页 |
二、对于自首需要把握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一)对自动投案的理解与把握 | 第16-17页 |
(二)对于如实供述需要把握的问题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自动投案的成立条件分析 | 第19-28页 |
一、自动投案的自动性要求 | 第19-22页 |
(一)“陪首”、“送首”的含义 | 第19-20页 |
(二)自动性与主动性的区别 | 第20-21页 |
(三)亲友协助抓捕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 | 第21-22页 |
二、自动投案的时间认定 | 第22-28页 |
(一)对“犯罪以后”的理解 | 第22-24页 |
(二)对“尚未受到讯问”的理解 | 第24-25页 |
(三)对“未采取强制措施”的理解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 | 第28-30页 |
一、对于“罪行”的理解 | 第28页 |
二、如实供述的时间认定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完善自首成立条件认定的建议 | 第30-36页 |
一、立法上完善司法解释之规定 | 第30-32页 |
(一)规定何为“主要犯罪事实” | 第30-31页 |
(二)调整如实供述的时间节点 | 第31-32页 |
二、司法实践中完善对自首成立条件的认定方法 | 第32-36页 |
(一)明确“因认识错误而投案”情形的处理 | 第32-35页 |
(二)如实供述的认定应当遵循自首从宽的价值取向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