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网络教学中同伴互评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1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学习成为新常态第15页
        1.1.2 传统评价方式不能很好满足网络学习新要求第15-16页
        1.1.3 同伴互评成为提高网络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第19-21页
2 研究综述第21-33页
    2.1 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22页
        2.1.2 合作学习理论第22-23页
        2.1.3 混合式学习理论第23-24页
        2.1.4 反馈干预理论第24-25页
    2.2 概念界定第25-26页
        2.2.1 网络教学第25页
        2.2.2 网络学习评价第25页
        2.2.3 同伴互评第25-26页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6-33页
        2.3.1 国外同伴互评研究综述第26-29页
        2.3.2 国内同伴互评研究综述第29-33页
3 网络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第33-45页
    3.1 网络同伴互评实施环境第33-39页
        3.1.1 Moodle评价功能介绍第33页
        3.1.2 Moodle互动评价的特点第33-39页
    3.2 网络同伴互评活动类型第39-40页
        3.2.1 定量评分型同伴互评第39页
        3.2.2 定性评语型同伴互评第39-40页
    3.3 两种类型的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第40-45页
        3.3.1 定量评分型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第40-42页
        3.3.2 定性评语型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第42-45页
4 同伴互评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中的实践第45-71页
    4.1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性质分析第45页
    4.2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内容分析第45-46页
    4.3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学习者分析第46-47页
    4.4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评价情况分析第47页
    4.5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同伴互评方案第47页
    4.6 定量评分型同伴互评实践第47-58页
        4.6.1 明确学习目标第48页
        4.6.2 开发学习资源第48-50页
        4.6.3 开展学习活动第50页
        4.6.4 实施学习评价第50-57页
        4.6.5 反思实践效果第57-58页
    4.7 定性评语型同伴互评实践第58-71页
        4.7.1 明确学习目标第58页
        4.7.2 开发学习资源第58-60页
        4.7.3 开展学习活动第60-61页
        4.7.4 实施学习评价第61-69页
        4.7.5 反思实践效果第69-71页
5 同伴互评教学实践效果检验及优化策略第71-84页
    5.1 效果检验指标第71-74页
        5.1.1 学生参与度分析第71-73页
        5.1.2 作业质量分析第73页
        5.1.3 评语内容分析第73-74页
    5.2 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第74-78页
    5.3 个人访谈与结果分析第78-80页
    5.4 实践效果总结第80页
    5.5 同伴互评活动设计优化策略第80-84页
        5.5.1 优化设置,高度重视同伴互评初始化参数设定第80-81页
        5.5.2 及时答疑,借助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第81页
        5.5.3 统筹考虑,消除带有学生个人特征的影响因素第81-82页
        5.5.4 积极引导,有效发挥教师控制全局的关键性作用第82页
        5.5.5 及时总结,充分挖掘同伴互评结果的最大化功用第82-8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4-87页
    6.1 研究结论第84页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4-85页
        6.2.1 定性评论质量的考核问题第84-85页
        6.2.2 进一步提高同伴互评过程中师生满意度第85页
    6.3 研究展望第85-87页
        6.3.1 进一步挖掘同伴互评在过程性评价中的功效第85页
        6.3.2 开发同伴互评移动APP适应流行新趋势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后记第91-92页
附录1 :同伴互评活动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第92-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敏型白化茶转录组分析及叶绿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下一篇: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内部控制与媒体关注度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