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9页 |
1.1 真核细胞中的核质转运简介 | 第12-14页 |
1.2 核定位信号(NLS) | 第14-15页 |
1.3 核质转运受体蛋白 | 第15-21页 |
1.3.1 需要接头蛋白的Kapβ1转运蛋白 | 第15-17页 |
1.3.2 不需要接头蛋白的Kapβ2(TRN1)转运蛋白 | 第17-20页 |
1.3.3 植物中核质转运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植物分枝生长调控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1.4.1 植株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分枝形成的调控 | 第21-23页 |
1.4.2 植株中独脚金内酯对分枝形成的调控 | 第23-25页 |
1.4.3 外界因素对于植物分枝形成的调控 | 第25-26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9-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2.2.1 拟南芥的种植与管理 | 第29页 |
2.2.2 拟南芥植株分枝数的统计 | 第29-30页 |
2.2.3 树脂切片 | 第30页 |
2.2.4 扫描电镜 | 第30页 |
2.2.5 激素喷洒实验 | 第30-31页 |
2.2.6 水培实验 | 第31页 |
2.2.7 拟南芥植株打顶实验 | 第31页 |
2.2.8 拟南芥嫁接实验 | 第31页 |
2.2.9 芯片实验 | 第31-32页 |
2.2.10 双突构建 | 第32-33页 |
2.2.11 基因克隆 | 第33页 |
2.2.12 拟南芥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 第33-34页 |
2.2.13 酵母双杂文库的筛选 | 第34页 |
2.2.14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34页 |
2.2.15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 | 第34页 |
2.2.16 生物信息学方法 | 第34-35页 |
2.2.17 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 第35页 |
2.2.18 PCR引物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6-63页 |
3.1 酵母双杂文库的筛选及蛋白互作的验证 | 第36-39页 |
3.2 Kapβ2和Kapl04p蛋白的底物在拟南芥中同源蛋白与AtTRN1的互作 | 第39-42页 |
3.3 含有PY-NLS基序的蛋白与AtTRN1的互作 | 第42-44页 |
3.4 筛选蛋白与AtTRN1互作区域的确定 | 第44页 |
3.5 29个AtTRN1可能底物蛋白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 | 第44-45页 |
3.6 AtTRN1表达量下降突变体sic1激活了分枝的向外生长 | 第45-46页 |
3.7 生长素可抑制sic1部分分枝的向外生长 | 第46-50页 |
3.8 对sic1添加外源细胞分裂素能增加分枝的向外生长,添加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能抑制分枝的向外生长 | 第50-52页 |
3.9 嫁接实验证实sic1可以合成独脚金内酯 | 第52-53页 |
3.10 外源施加以及内源缺失独脚金内酯对于sic1植株分枝数目的影响 | 第53-55页 |
3.11 sic1与分枝相关转录因子双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55-56页 |
3.12 sic1与WT叶腋部位mRNA表达谱分析 | 第56-57页 |
3.13 叶腋部位转录组芯片的GO(Gene Ontology)以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 | 第57-59页 |
3.14 通过转录组芯片进一步分析sic1植株中分枝增多的可能原因 | 第59-6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3-70页 |
4.1 本论文中互作蛋白筛选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 第63-64页 |
4.2 AtTRN1可能底物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 | 第64-65页 |
4.3 AtTRN1识别的蛋白结构域 | 第65-66页 |
4.4 核质转运载体AtTRN1表达量下降影响了植株分枝的数目 | 第66-67页 |
4.5 sic1植株分枝增多受多种因素调控 | 第67-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通过三种方法筛选到29个拟南芥核质转运蛋白AtTRN1可能的底物 | 第70页 |
5.2 AtTRN1可以识别含有PY-NLS基序的片段 | 第70-71页 |
5.3 AtTRN1表达量下降突变体sic1具有多分枝表型,并且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 | 第71页 |
5.4 sic1植株能合成独脚金内酯,并且sic1植株分枝受独脚金内酯调控 | 第71页 |
5.5 sic1植株多分枝表型能被brc1-2 植株多分枝表型掩盖 | 第71-72页 |
5.6 转录组芯片证实sic1植株分枝增多受多个信号途径调控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 | 第81-103页 |
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