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军用舰艇(战舰)论文

水下爆炸下水面船冲击环境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水下爆炸舰船冲击环境及其描述第11-18页
        1.2.1 水下爆炸载荷第11-15页
        1.2.2 冲击环境及冲击谱第15-18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2页
        1.3.1 瞬态流固相互作用解耦方法第18-19页
        1.3.2 冲击环境预报第19-21页
        1.3.3 冲击阻抗第21-2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双重渐进近似方法及其计算参数影响研究第24-34页
    2.1 双重渐进近似方法第24-27页
        2.1.1 运动控制方程第24-27页
        2.1.2 计算步骤第27页
    2.2 计算参数验证第27-33页
        2.2.1 不同阻尼参数影响第30-32页
        2.2.2 计算时间步长影响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设备与基础的相互作用第34-45页
    3.1 “冲击阻抗”定义第34-37页
        3.1.1 机械阻抗第34-35页
        3.1.2 阻尼在冲击动响应中的作用第35-37页
    3.2 “冲击阻抗”计算第37页
    3.3 计算模型介绍第37-40页
        3.3.1 600t级船体模型及测点布置第38页
        3.3.2 6000t级船体模型及测点布置第38-40页
    3.4 基座“冲击阻抗”特征第40-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水面船水下爆炸冲击环境特征第45-75页
    4.1 计算工况概述第45-46页
    4.2 冲击环境与设备响应谱第46-47页
    4.3 不同安装位置冲击环境特征第47-55页
        4.3.1 600t级船体模型第47-52页
        4.3.2 6000t级船体模型第52-55页
    4.4 不同船型冲击环境特征第55-58页
    4.5 不同冲击因子冲击环境特征第58-59页
    4.6 不同质量设备冲击环境特征第59-73页
        4.6.1 600t级船体模型第60-67页
        4.6.2 6000t级船体模型第67-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8页
    5.1 总结第75-76页
    5.2 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和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种瞬态高速重载动力装置振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柴燃联合动力传动装置运行切换冲击仿真研究